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大节不夺
标签:D
2020-04-30 16:16:13成语 94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成语名字:大节不夺
成语发音:dà jié bù duó
成语繁体:大節不奪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大节不可夺
反义词: 卑躬屈节
成语出处:《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成语用法:作定语;指有气节
成语发音:dà jié bù duó
成语繁体:大節不奪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大节不可夺
反义词: 卑躬屈节
成语出处:《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成语用法:作定语;指有气节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果然的近义词
果然 guǒ rán [释义] ①(副)真的;确实(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的相符)。~名不虚传。(作状语) ②(连)如果真的;如果确实(表示假设)。你~爱她;就应该帮助她。 【构成】 附加式 【同义】 果真、当真 果然拔十失五
成语解释: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成语名字:拔十失五 成语发音:bá shí shī wǔ 产生年代:古代 反义词: 拔十得五 成语出处:《三国志 蜀书 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才选拔 成语例句:唐·赵蕤《反经·是非》:“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代教,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大匠不斫
成语解释:大匠: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斫;砍削。高明的匠人不用斧头砍削。比喻居高位的人不逞小智,不代下司职成语名字:大匠不斫 成语发音:dà jiàng bù zhuó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公》:“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计,大兵不寇。’”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安忍无亲
成语解释: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成语名字:安忍无亲 成语发音:ān rěn wú qīn 成语繁体:安忍無親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六亲不认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残忍 成语例句:李世绩之安忍无亲也,置父于窦建德之刃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