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鉴赏诗词 >
曾巩《城南》阅读
2019-12-03 14:22:37鉴赏诗词 86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曾巩《城南》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题
阅读曾巩的《城南》,完成问题。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写出了雨的量大、势猛的特点。
B.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暮春时节大雨过后的山野景象。
C.本诗的作者曾巩是唐代著名诗人,本诗笔调流畅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D.本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由衷赞美了桃花、李花的美丽,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2)本诗三、四两句描写小草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
(1)A.“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的意思是: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这两句突出了雨量大,雨势猛的特点。因为雨势猛,下得急,雨量大,所以才会迅速填满了池塘,使得山路崎岖;B.“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错误,曾巩的《城南》是一首七言绝句;C.“曾巩是唐代著名诗人”错误,曾巩是北 宋著名诗人;D.“诗人由衷赞美了桃花、李花的美丽”错误,从“惟有青青草色齐”可知,诗人赞美青草生命力的顽强;故选A。
(2)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暴雨过后桃花李花零落殆尽与青草长得齐齐整进行对比,突出了小草蓬勃而顽强的生命力。
下一篇:涸辙之鱼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巴山越岭
成语解释:巴:攀援。攀山过岭。形容善于登山行走成语名字:巴山越岭 成语发音:bā shān yuè lǐng 成语繁体:巴山越嶺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翻山越岭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人似巴山越岭彪,马跨翻江混海虬。” 成语用法:作谓语;形容善于登山行走才貌双绝
成语解释:才学相貌都好。同“才貌双全”。成语名字:才貌双绝 成语发音:cái mào shuāng jué 成语繁体:才皃雙絶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 产生年代:近代 近义词: 才貌双全 才貌超群 成语出处:明 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五回:“久闻足下大名,果然才貌双绝。”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外貌、才学兼备 成语例句:〖示例〗越公因有一继女,才貌双大辩不言
成语解释:大辩:善于辩论。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成语名字:大辩不言 成语发音:dà biàn bù yán 成语繁体:大辯不言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深藏不露 大辩若讷 成语出处:《庄子·齐物论》:“大辩不言,大仁不仁。”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沉稳 成语例句:他显示出大辩不言沉稳的个性才轻德薄
成语解释: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同“才疏德薄”。成语名字:才轻德薄 成语发音:cái qīng dé bó 成语繁体:才輕惪薄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才疏德薄 反义词: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想小官生居寒门,长在白屋,才轻德薄,智穷量浅,有劳先生不弃相探也。”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