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寓言 >

德比才重要

标签:善恶篇

2005-03-14 10:14:08寓言 6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阳虎的学生在天下为官的,比比皆是。可是有一次阳虎在卫国却遭到官府通缉,他四处逃避,最后逃到北方的晋国,投奔到赵简子门下。   
见阳虎丧魂落魄的样子,赵简子问他说:"你怎么变成这样子呢?"   
阳虎伤心地说:"从今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培养人了。"   
赵简子问:"这是为什么呢?"   
阳虎懊丧地说:"许多年来,我辛辛苦苦地培养了那么多人才,直至在当朝大臣中,经我培养的人已超过半数;在地方官吏中,经我培养的人也超过半数;那些镇守边关的将士中,经我培养的同样超过半数。可是没想到,就是由我亲手培养出来的人,他们在朝廷做大臣的,离间我和君王的关系;做地方官吏的,无中生有地在百姓中败坏我的名声;更有甚者,那些领兵守境的,竟亲自带兵来追捕我。想起来真让人寒心哪!"   
赵简子听了,深有感触。他对阳虎说:"只有品德好的人,才会知恩图报;那些品质差的人,他们是不会这么做的。你当初在培养他们的时候,没有注意挑选品德好的加以培养,才落得今天这个结果。比方说,如果栽培的是桃李,那么,除了夏天你可以在它的树荫下乘凉休息外,秋天还可以收获那鲜美的果实;如果你种下的是蒺藜呢,不仅夏天乘不了凉,到秋天你也只能收到扎手的刺。在我看来,你所栽种的,都是些蒺藜呀!所以你应记住这个教训,在培养人才之前就要对他们进行选择,否则等到培养完了再去选择,就已经晚了。"  
扫码免登录支付
本文章为付费文章,是否支付1元后完整阅读?

如果您已购买过该文章,[登录帐号]后即可查看

上一篇:仁智的孙叔敖

下一篇:释鹿得人

相关文章

  • 鲁国少人才
  • 玉器和瓦罐
  • 假秀才招打
  • 杨布打狗
  • 狐狸和兔子
  • 会摇尾巴的狼
  • 涸辙之鱼
  • 楚人渡河
  • 两人一心
  • 披上虎皮的羊
  • 随机图文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985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