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寓言 >
滥竽充数
2017-12-03 14:09:59寓言 86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下一篇:素书-本德宗道章第四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战国策文言文
文言文《战国策》原文注释赏析 【提要】 战国时以公孙龙(著名的“白马非马”论的提出者)为代表的名家也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名不正,言不顺”。正名实际上也是正“实”的过程。名与实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名实相符,才能使名成其为名;名实不符,那么这个名就需要更改。正名实际上就是以本源的原则法理,来矫正被扭曲了的现实和时弊的过程。所以正名具有巨大的达地知根
成语解释:比喻根底清楚、明白成语名字:达地知根 成语发音:dá dì zhī gēn 成语繁体:達地知根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知根知底 反义词: 来路不明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指根底清楚 成语例句: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经了些十死九生,万把饭叫饥
成语解释:比喻多此一举。成语名字:把饭叫饥 成语发音:bǎ fàn jiào jī 成语繁体:把飯叫饑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多此一举 成语出处:宋 苏轼《答程彝仲推官书》:“所示自是一篇高文,大似把饭叫饥,聊发千里一笑。” 成语用法:紧缩式;作谓语;比喻多此一举 成语例句:他习惯玩“把饭叫饥”的游戏才疏志大
成语解释: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成语名字:才疏志大 成语发音:cái shū zhì dà 成语繁体:才疎志大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才高意广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抱负大才能不高 成语例句: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宋 陆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