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挨山塞海
标签:A
2025-03-16 09:19:07成语 71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成语名字:挨山塞海
成语发音:āi shān sè hǎi
成语繁体:挨山僿海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人山人海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那日观看的人,何止挨山塞海。”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形容人多拥挤
成语发音:āi shān sè hǎi
成语繁体:挨山僿海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人山人海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那日观看的人,何止挨山塞海。”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形容人多拥挤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大败而逃
成语解释:指吃了败仗慌张逃跑成语名字:大败而逃 成语发音:dà bài ér táo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近代 近义词: 落荒而逃 反义词: 凯旋而归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斗了多时,李孝逸被余承志一枪刺在腿上,大败而逃。” 成语用法:作谓语、状语;指败逃 成语例句: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11回:“契丹兵大败而逃,哀鸿遍野
成语解释:哀鸿: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成语名字:哀鸿遍野 成语发音:āi hóng biàn yě 成语繁体:哀鴻遍野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啼饥号寒 饿蜉载道 反义词: 安居乐业 国泰民安 成语故事:哀鸿遍野成语故事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鸿雁》:“鸿雁于拔本塞源
成语解释: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成语名字:拔本塞源 成语发音:bá běn sè yuán 成语繁体:拔本僿源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拔本塞原 本末倒置 成语出处:《晋书 慕容垂载记》:“将军欲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者,自可任将军兵势,何复多云。”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行为 成语例句捱三顶四
成语解释:挨:通“挨”,挤进。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成语名字:捱三顶四 成语发音:āi sān dǐng sì 成语繁体:捱三頂四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捱三顶五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平妖传》第四回:“半仙到栅栏门首下马,也不进宅,径在堂中站着,众人捱三顶四,簇拥将来,一个个伸出手来,求太医看脉。”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拥挤 成语例句:覆帐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