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鉴赏诗词 >
郊居秋日酬奚赞府见寄阅读
标签:杨巨源
2020-03-20 15:44:08鉴赏诗词 6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郊居秋日酬奚赞府①见寄
杨巨源
繁菊照深居,芳香春不如。
闻寻周处士②,知伴庾尚书③。
日晚汀洲旷,天晴草木疏。
闲言挥麈柄④,清步掩蜗庐。
【注】①赞府:古代对县丞的别称。②周处士:指梁陈间的隐士周弘让。③庾尚书:即南朝梁代文学家、诗人庾肩吾,官至进度支尚书,曾作《赠周处士》《寻周处士弘让》等诗。④麈柄:此指麈尾,即以麈的尾毛做成的拂尘,可用来驱赶蚊蝇。为名流雅器,古人清谈时必执麈尾,不谈时,亦常执在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从“繁菊”着笔,暗示出“秋日”季节,勾勒出“郊居”的环境。
B.首联中,一个“照”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繁菊盛开,光彩夺目的特点。
C.颔联运用庾肩吾寻访周处士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郊居生活的厌倦。
D.尾联,通过“挥麈”“清步”等动作描写,刻画了一位清谈雅士的形象。
2.请对诗歌的颈联作简要赏析,(6分)
答
1、C(“表现了诗人对现实郊居生活的厌倦”错,应是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2、①炼字精当。“旷”字描绘出秋日傍晚水中小洲上空阔的图景,具有无限的空间延展性;“疏”字写尽草木萧疏的景况,符合季节特征。②诗中有画。这两句诗选取“日晚”和“天晴”两个特定时间,描绘出两幅郊外晚秋清新淡雅的山水画,给人以直观的美感,也流露出诗人闲适惬意的心情。(每点3分,意对即可)
杨巨源
繁菊照深居,芳香春不如。
闻寻周处士②,知伴庾尚书③。
日晚汀洲旷,天晴草木疏。
闲言挥麈柄④,清步掩蜗庐。
【注】①赞府:古代对县丞的别称。②周处士:指梁陈间的隐士周弘让。③庾尚书:即南朝梁代文学家、诗人庾肩吾,官至进度支尚书,曾作《赠周处士》《寻周处士弘让》等诗。④麈柄:此指麈尾,即以麈的尾毛做成的拂尘,可用来驱赶蚊蝇。为名流雅器,古人清谈时必执麈尾,不谈时,亦常执在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从“繁菊”着笔,暗示出“秋日”季节,勾勒出“郊居”的环境。
B.首联中,一个“照”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繁菊盛开,光彩夺目的特点。
C.颔联运用庾肩吾寻访周处士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郊居生活的厌倦。
D.尾联,通过“挥麈”“清步”等动作描写,刻画了一位清谈雅士的形象。
2.请对诗歌的颈联作简要赏析,(6分)
答
1、C(“表现了诗人对现实郊居生活的厌倦”错,应是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2、①炼字精当。“旷”字描绘出秋日傍晚水中小洲上空阔的图景,具有无限的空间延展性;“疏”字写尽草木萧疏的景况,符合季节特征。②诗中有画。这两句诗选取“日晚”和“天晴”两个特定时间,描绘出两幅郊外晚秋清新淡雅的山水画,给人以直观的美感,也流露出诗人闲适惬意的心情。(每点3分,意对即可)
下一篇:小溪阅读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论语》论语学而第一
学而第一,又称“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e哀感天地
成语解释:形容极其哀痛,使天地都为之感动。成语名字:哀感天地 成语发音:āi gǎn tiān dì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哀感顽艳 反义词: 兴高采烈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卷一 二祖阿难尊者》:“王闻失声号恸,哀感天地。” 成语用法:作谓语;形容极度悲伤拔葵去织
成语解释: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成语名字:拔葵去织 成语发音:bá kuí qù zhī 成语繁体:拔葵去織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逸民》:“濯裘布被,拔葵去织。”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当官不与民争利 成语例句:非谓拔葵去织,且欲省息纷纭。(《梁书、徐勉传》)安闲自得
成语解释: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成语名字:安闲自得 成语发音:ān xián zì dé 成语繁体:安閑自得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安闲自在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清闲得无所事事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985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