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鉴赏诗词 >
蚕麦二首(其一)阅读
标签:苏辙
2020-03-20 15:55:51鉴赏诗词 8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蚕麦①二首(其一)
苏辙
疏慵自分人嫌我,贫病可怜天养人。
蚕眠已报冬裘具,麦熟旋供汤饼新。
撷桑晓出露濡足,拾穗暮归尘满身。
家家辛苦大作社②,典我千钱追四邻。
[注]①苏辙晚年因政见与当政者不和被免官赋闲在家,还曾一度被褫夺俸禄。一家老小主要靠种地为生。此诗即写于这一时期。②社:此处指秋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八月,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祀土地神报谢。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清淡如话,既无华丽辞藻、难解词句,又能对仗灵活、格律工细,可谓炉火纯青。
B.首联说因为自己的懒散招致别人的嫌弃,好在老天有眼还肯眷顾我这贫病之人。
C.颔联写蚕吐丝作茧冬裘已备,麦子成熟新汤饼可供食用,表达了衣食无忧的富足安乐。
D.颈联写农人早出采桑,露水湿足;捡拾麦穗,日暮方归。表现丰收的来之不易。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6分)
答
1.B原文是诗人“自分”也就是自认为别人嫌弃自己,而非是自己真的懒散。从苏辙当时所处的被朝廷贬官甚至被褫夺俸禄的政治环境看,这里的“嫌”所表达的应该是政治上的牢骚和不满,此句中既有讥讽也有自嘲。
2.尾联意思是家家都不辞辛苦大办--年一度的秋社祭祀活动,庆祝来之不易的大丰收;(2分)面对如此热闹的庆祝场景,诗人自己虽然贫病不堪,但也要借钱来买贡品像四邻那样献上诚心。(2分)表现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苏辙
疏慵自分人嫌我,贫病可怜天养人。
蚕眠已报冬裘具,麦熟旋供汤饼新。
撷桑晓出露濡足,拾穗暮归尘满身。
家家辛苦大作社②,典我千钱追四邻。
[注]①苏辙晚年因政见与当政者不和被免官赋闲在家,还曾一度被褫夺俸禄。一家老小主要靠种地为生。此诗即写于这一时期。②社:此处指秋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八月,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祀土地神报谢。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清淡如话,既无华丽辞藻、难解词句,又能对仗灵活、格律工细,可谓炉火纯青。
B.首联说因为自己的懒散招致别人的嫌弃,好在老天有眼还肯眷顾我这贫病之人。
C.颔联写蚕吐丝作茧冬裘已备,麦子成熟新汤饼可供食用,表达了衣食无忧的富足安乐。
D.颈联写农人早出采桑,露水湿足;捡拾麦穗,日暮方归。表现丰收的来之不易。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6分)
答
1.B原文是诗人“自分”也就是自认为别人嫌弃自己,而非是自己真的懒散。从苏辙当时所处的被朝廷贬官甚至被褫夺俸禄的政治环境看,这里的“嫌”所表达的应该是政治上的牢骚和不满,此句中既有讥讽也有自嘲。
2.尾联意思是家家都不辞辛苦大办--年一度的秋社祭祀活动,庆祝来之不易的大丰收;(2分)面对如此热闹的庆祝场景,诗人自己虽然贫病不堪,但也要借钱来买贡品像四邻那样献上诚心。(2分)表现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爱人利物
成语解释:爱护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成语名字:爱人利物 成语发音:ài rén lì wù 成语繁体:愛人利物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爱人利物之谓仁。”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爱护人民 成语例句:而终归于禁暴戢乱、爱人利物而不可掩者,其本领宏大开阔故也。(宋 陈亮《又乙巳春书之一(答朱熹)》)各有所长
甘戊出使齐国,前去游说齐王,走了几天来到一条大河边,甘戊无法向前,他只好求助于船夫。 船夫划着船靠近岸边,见甘戊一副士人打扮,便问:"你要过河去干什么?" 甘戊说:"我要到齐国去,替我的国君游说齐王。" 船夫满不在乎地指着河水说:"这条河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缝隙而已,您都不能靠自己的本事渡过去,您怎么能替国君充当说客呢?" &em才气超然
成语解释:超然:超出别人。才能气质超群出众成语名字:才气超然 成语发音:cái qì chāo rán 成语繁体:才氣超然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宋·陆游《汉宫春》:“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夸奖等以羊替牛
古时候,人们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有一天,齐国都城里来了一个人,他牵着一头牛从皇宫大殿前走过。这时,恰值齐宣王在大殿门口看见了,命人叫住那牵牛的人,便问道:"你打算把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