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鉴赏诗词 >
《箴作诗者》《遣兴 其二》阅读
标签:袁枚
2020-03-20 16:02:10鉴赏诗词 85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箴①作诗者
袁枚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②。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遣兴 其二
袁枚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③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
【注】①箴:规诫。②司马相如、邹阳、枚乘皆是西汉辞赋家。③灵犀一点:作者论诗重“性灵”,此即指性灵。旧说犀牛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见《汉书·西域传赞》颜师古注。唐李商隐《无题》诗:“心有灵犀一点通”。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说理是这两首诗的共同特点,诗歌中的物象基本是在为表达作诗的道理服务。
B.《箴作诗者》首联用典表明不要自夸创作迅速,邹阳、枚乘二人终究被司马相如压倒。
C.《箴作诗者》颔联先间接说作诗数量少才能精;又说写诗慢下来,反能见到作者才华。
D.《遣兴·其二》是规诫为诗者而作,于简淡中道出了创作客体对创作主体的能动关系。
2、这两首诗中诗人对作诗的主张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
答
1、D
2、不矛盾。第一首诗主张写诗要达到精深,唯一的法门是要下苦功。第二首诗主张作诗要寻找灵感,做到化平凡为神奇。二者看似矛盾,实则互为补充。第一首诗的主张实际上是作诗的准备阶段,因为灵感的产生必须有平时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感情体验;第二首诗的主张实际上是作诗的产生阶段,因为作诗只有积累没有灵感,也难有佳作。
袁枚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②。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遣兴 其二
袁枚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③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
【注】①箴:规诫。②司马相如、邹阳、枚乘皆是西汉辞赋家。③灵犀一点:作者论诗重“性灵”,此即指性灵。旧说犀牛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见《汉书·西域传赞》颜师古注。唐李商隐《无题》诗:“心有灵犀一点通”。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说理是这两首诗的共同特点,诗歌中的物象基本是在为表达作诗的道理服务。
B.《箴作诗者》首联用典表明不要自夸创作迅速,邹阳、枚乘二人终究被司马相如压倒。
C.《箴作诗者》颔联先间接说作诗数量少才能精;又说写诗慢下来,反能见到作者才华。
D.《遣兴·其二》是规诫为诗者而作,于简淡中道出了创作客体对创作主体的能动关系。
2、这两首诗中诗人对作诗的主张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
答
1、D
2、不矛盾。第一首诗主张写诗要达到精深,唯一的法门是要下苦功。第二首诗主张作诗要寻找灵感,做到化平凡为神奇。二者看似矛盾,实则互为补充。第一首诗的主张实际上是作诗的准备阶段,因为灵感的产生必须有平时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感情体验;第二首诗的主张实际上是作诗的产生阶段,因为作诗只有积累没有灵感,也难有佳作。
下一篇:北来人二首阅读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八九不离十
成语解释: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成语名字:八九不离十 成语发音:bā jiǔ bù lí shí 成语繁体:八九不離十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当代 近义词: 相差无几 反义词: 天差地别 成语出处:老舍《柳屯的》:“我不敢说是明白他,不过讲猜测的话,我或者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口语 成语例句:不用你说,我一猜就能猜出个八学生实习介绍信
关于学生实习介绍信1 XX医院: 我校XX级本科班学生将于X年XX月中旬至X年XX月中旬进行为期52周的毕业临床实习。 该学生入学四年以来,系统学习了中医学的各门基础和临床课程,并学习了部分专题,专病的选修课,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课前见习和课间见习,初步接触过中医的'临床实践。按教学计划,第五年为毕业实习。 &ems八面受敌
成语解释:①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②砚名。成语名字:八面受敌 成语发音:bā miàn shòu dí 成语繁体:八靣受敵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五代 王保定《唐摭言海叙不遇》:“子华(吴融)才力浩大,八面受敌,以八韵着称。”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处事能力 成语例句:……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宋苏轼《又答王庠书》狐狸维持的秩序
狐狸从鸡鸭棚里拖出一只鸡子,躲在酸枣树下吃。酸枣树上的喜鹊看到了,责问道:"大天白日残害生命,该当何罪?" "什么残害生命!"狐狸喝道:"我要执行我的使命,对任何危害社会秩序的东西进行惩罚。这些东西一个夏天都在池塘里游个没完,把整个池塘的水都弄脏了,使得我们大家都没有干净的水喝。" 喜鹊说:"就算弄脏了池塘是一个错误,但游水的是鸭子,你怎么抓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985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