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鉴赏诗词 >
《【正宫】醉太平》《柳梢青·西湖》阅读
标签:曾瑞
2020-03-20 16:07:24鉴赏诗词 187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正宫】醉太平
(元)曾瑞
相邀士夫,笑引奚奴。涌金门外过西湖,写新诗吊古。苏堤堤上寻芳树,断桥桥畔沽醽醁,孤山山下醉林逋。洒梨花暮雨。
柳梢青·西湖
水月光中,烟霞影里,涌出楼台。空外笙箫,云间笑语,人在蓬莱。天香暗逐风回。正十里、荷花盛开。买个扁舟,山南游遍,山北归来。
1.“醉太平”是________;“柳梢青”是________。
2.比较这两篇,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游程相同,但游览西湖方式不同。
B.季节不同,恰印证西湖四时皆美。
C.时代不同,但赏玩西湖兴致盎然。
D.“醉太平”结局遭雨,大煞风景。
3.“醉太平”一曲中的画线句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作者的志趣。请结合全曲,具体分析其情感寄寓。
答
1. 曲牌 词牌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正宫】为宫调,“醉太平”为曲牌,“柳梢青”为词牌,“西湖”为题目。
2.C.《【正宫】醉太平》描写了作者与朋友们逛西湖的情景,“苏堤”“断桥”“孤山”表现了他的兴趣并不在歌吹热闹而偏向于怀古的幽情。最后以林逋自况、写景作结,神情毕现,表达了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情怀,而非“赏玩西湖兴致盎然”。
3.作者游湖,“写新诗吊古”,游苏堤寻芳林、断析畔沽酒,表达了作者要像古人一样纵情山水;记林逋、要同这隐士一醉,寄托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元)曾瑞
相邀士夫,笑引奚奴。涌金门外过西湖,写新诗吊古。苏堤堤上寻芳树,断桥桥畔沽醽醁,孤山山下醉林逋。洒梨花暮雨。
柳梢青·西湖
水月光中,烟霞影里,涌出楼台。空外笙箫,云间笑语,人在蓬莱。天香暗逐风回。正十里、荷花盛开。买个扁舟,山南游遍,山北归来。
1.“醉太平”是________;“柳梢青”是________。
2.比较这两篇,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游程相同,但游览西湖方式不同。
B.季节不同,恰印证西湖四时皆美。
C.时代不同,但赏玩西湖兴致盎然。
D.“醉太平”结局遭雨,大煞风景。
3.“醉太平”一曲中的画线句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作者的志趣。请结合全曲,具体分析其情感寄寓。
答
1. 曲牌 词牌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正宫】为宫调,“醉太平”为曲牌,“柳梢青”为词牌,“西湖”为题目。
2.C.《【正宫】醉太平》描写了作者与朋友们逛西湖的情景,“苏堤”“断桥”“孤山”表现了他的兴趣并不在歌吹热闹而偏向于怀古的幽情。最后以林逋自况、写景作结,神情毕现,表达了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情怀,而非“赏玩西湖兴致盎然”。
3.作者游湖,“写新诗吊古”,游苏堤寻芳林、断析畔沽酒,表达了作者要像古人一样纵情山水;记林逋、要同这隐士一醉,寄托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上一篇:山亭夏日阅读
下一篇:《箴作诗者》《遣兴 其二》阅读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2012年高考化学试卷(大纲版)(解析卷)-副本
内容加密跋来报往
成语解释:匆匆地跑来跑去。跋,通“拔”。成语名字:跋来报往 成语发音:bá lái fù wǎng 成语繁体:跋來報往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拔来报往 成语出处:语出《礼记 少仪》:“毋拔来,毋报往。”郑玄注:“报读为赴疾之赴,拨、赴皆疾也。” 成语用法:作谓语、状语;指来往 成语例句:一众乡人,跋来报往的来领吃。★《情变》第一回残民害理
成语解释:残害百姓,违背天理。形容反动统治者所作所为的残忍不义。成语名字:残民害理 成语发音:cán mín hài lǐ 成语繁体:殘民害理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有残民害物之罪,而吏不敢问。”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干坏事安神定魄
成语解释:安:安定,安稳;魄:魂魄。指安定心神,稳定神智成语名字:安神定魄 成语发音:ān shén dìng pò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反义词: 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剂,连进了数次粥汤,被众人扶入寝室,一夜稳睡。” 成语用法:作定语;指稳定情绪 成语例句:贾母叫鸳鸯找些安神定魄的药,按方吃了。★清·曹雪芹《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