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鉴赏诗词 >
杜甫《登岳阳楼》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二)》阅读
2020-03-20 16:17:14鉴赏诗词 154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其二)
宋·陈与义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1.下列对杜甫的《登岳阳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昔”“今”对照,虚实交错,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
B.颔联是写洞庭湖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滔天,浩茫无际,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C.颈联写诗人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
D.尾联“戎马”,采用比喻手法,指战争;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的大襟怀。
2.两首诗均有一“浮”字,请从炼字角度分别赏析其妙处。
答
1.D.“比喻”错,以“戎马”代战争,应为借代。
2.乾坤日夜浮中“浮”字具有动感,仿佛日月都随洞庭水一起漂浮起落,呈现出雄浑壮阔的图景;“夕帆和雁正浮空”中“浮”字巧妙地把船帆、大雁、湖水交织一起,似乎帆与大雁均得进于空中,写出洞庭湖水清幽宁静的美感。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其二)
宋·陈与义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1.下列对杜甫的《登岳阳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昔”“今”对照,虚实交错,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
B.颔联是写洞庭湖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滔天,浩茫无际,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C.颈联写诗人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
D.尾联“戎马”,采用比喻手法,指战争;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的大襟怀。
2.两首诗均有一“浮”字,请从炼字角度分别赏析其妙处。
答
1.D.“比喻”错,以“戎马”代战争,应为借代。
2.乾坤日夜浮中“浮”字具有动感,仿佛日月都随洞庭水一起漂浮起落,呈现出雄浑壮阔的图景;“夕帆和雁正浮空”中“浮”字巧妙地把船帆、大雁、湖水交织一起,似乎帆与大雁均得进于空中,写出洞庭湖水清幽宁静的美感。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法律的谚语
1、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2、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3、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鲁纳 4、民众僾见忾闻
成语解释:僾:仿佛,隐约;忾:叹息。仿佛看到身影,听到叹息。形容对去世亲人的思念成语名字:僾见忾闻 成语发音:ài jiàn xì wén 成语繁体:僾見愾聞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对去世的亲人思念 成语例句: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2回:“所以僾见忾闻,圣人之祭则如在也安室利处
成语解释:指安全便利的处所。成语名字:安室利处 成语发音:ān shì lì chù 成语繁体:安室利處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徐无鬼》:“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 成语用法:作宾语;指安全便利的居所 成语例句:她很想有安室利处以栖身哀矜勿喜
成语解释:哀矜:怜悯。指对遭受灾祸的人要怜悯,不要幸灾乐祸成语名字:哀矜勿喜 成语发音:āi jīn wù xǐ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反义词: 幸灾乐祸 成语出处:春秋 鲁 孔丘《论语 子张》:“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成语例句: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们对于她们,应有哀矜勿喜之心。”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985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