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鉴赏诗词 >
逍遥堂会宿二首阅
标签:苏辙
2020-03-20 16:20:36鉴赏诗词 187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逍遥堂会宿二首
苏辙
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仕,将宦游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从来徐①留百余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其一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其二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②。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注释】①即徐州,熙宁十年苏轼任徐州知州。
②《晋书·山简传》载,山简为襄阳太守时,“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前两句写徐州逍遥堂之景,兄弟二人许久未见,辗转多地,终要会宿逍遥堂。
B.第一首中的“误喜”有空欢喜之意,此时此刻兄弟虽对床夜语,但分离之日已然不远。
C.第二首首句中写官舍里夜凉如水,既是真实的感受,也暗示兄弟分开后的孤独、清冷。
D.第二首次句化用山简嗜酒之典,以此自况,意在表明苏轼离去后,作者只能借酒消愁。
2.第一首诗最后一句“不知漂泊在彭城”中“不知”二字意味深长,请简要赏析。
3.学者叶嘉莹在古人诗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兴发感动”之说,即诗歌的感动往往缘自大自然的引发。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因风雨而感怀离合之意的。
答
1.D项“意在表明苏轼离去后,作者只能借酒消愁”赏析错误,是诗人想象自己离开徐州后苏轼的心情,不是苏辙借酒消愁,是苏轼。
2.既是因“误喜”而暂忘“漂泊”,故而“不知”,更是诗人对“误喜”的自嘲。暂时漂泊彭城,其实是没有什么可喜的,“不知”喜在何处,抒写了强烈的无奈之情。
3.逍遥堂的风雨声引起苏辙兄弟的“追感前约”,触景生情。秋风秋雨,一般给人以“凄然”之感,此次给他们的却是“喜”,毕竟“会宿逍遥堂”了。兄弟二人在外漂泊,难免分离,第二首以凄风苦雨作结,借景抒情,营造清冷的氛围,突出了苏轼的苦闷。
苏辙
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仕,将宦游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从来徐①留百余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其一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其二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②。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注释】①即徐州,熙宁十年苏轼任徐州知州。
②《晋书·山简传》载,山简为襄阳太守时,“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前两句写徐州逍遥堂之景,兄弟二人许久未见,辗转多地,终要会宿逍遥堂。
B.第一首中的“误喜”有空欢喜之意,此时此刻兄弟虽对床夜语,但分离之日已然不远。
C.第二首首句中写官舍里夜凉如水,既是真实的感受,也暗示兄弟分开后的孤独、清冷。
D.第二首次句化用山简嗜酒之典,以此自况,意在表明苏轼离去后,作者只能借酒消愁。
2.第一首诗最后一句“不知漂泊在彭城”中“不知”二字意味深长,请简要赏析。
3.学者叶嘉莹在古人诗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兴发感动”之说,即诗歌的感动往往缘自大自然的引发。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因风雨而感怀离合之意的。
答
1.D项“意在表明苏轼离去后,作者只能借酒消愁”赏析错误,是诗人想象自己离开徐州后苏轼的心情,不是苏辙借酒消愁,是苏轼。
2.既是因“误喜”而暂忘“漂泊”,故而“不知”,更是诗人对“误喜”的自嘲。暂时漂泊彭城,其实是没有什么可喜的,“不知”喜在何处,抒写了强烈的无奈之情。
3.逍遥堂的风雨声引起苏辙兄弟的“追感前约”,触景生情。秋风秋雨,一般给人以“凄然”之感,此次给他们的却是“喜”,毕竟“会宿逍遥堂”了。兄弟二人在外漂泊,难免分离,第二首以凄风苦雨作结,借景抒情,营造清冷的氛围,突出了苏轼的苦闷。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挨肩叠背
成语解释:形容人群拥挤成语名字:挨肩叠背 成语发音:āi jiān dié bèi 成语繁体:挨肩曡背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挨肩擦背 挨肩擦膀 反义词: 地广人稀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当日看的是挨肩叠背。”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群十分拥挤的场面 成语例句:张恨水《夜深沉》第22回:“彩衣娱亲
成语解释: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成语名字:彩衣娱亲 成语发音:cǎi yī yú qīn 成语繁体:彩衣娱親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老莱娱亲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成语用法:作宾白发相守
成语解释:白头:头发白。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成语名字:白发相守 成语发音:bái fà xiāng shǒu 成语繁体:白發相守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白头到老 反义词: 白头不终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七卷:“但小女无瑕之玉被汝点破,端期白发相守,慎毋见弃可也。” 成语用法:作谓语;用于夫妻狼子野心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狼子野心意思是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狼子野心这篇文言文也讲述了这样的道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狼子野心文言文原文翻译及注释的相关内容,希望为大家提供参考帮助。 狼子野心文言文原文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