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鉴赏诗词 >
答柳恽阅读
标签:吴均
2020-03-20 16:26:10鉴赏诗词 90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答柳恽①
吴均
清晨发陇西②,日暮飞狐谷③。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注释】①好友柳恽离职时,吴均回赠此诗。②陇西:郡名,在今甘肃省内。③飞狐谷:古代要 塞关隘,在今河北省来源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朋友清晨从陇西出发,黄昏便到达飞狐谷,诗人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好友行旅 的匆忙。
B.“寒风扫高木”与“无边落木萧萧下”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秋天的萧瑟,给人以肃 杀之感。
C.“君去”以下四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情形,想到今后与好友再难相见,诗人悲 伤不已。
D.全诗古朴自然,表现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情和离别的伤感,貌似信手写来,却不乏清新劲 拔之气。
2.你认为“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中,哪两个字最精炼传神?请简要分析。
【答案】
1.C.“‘君去’以下四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情形”理解错误。“君去欲何之”以下四句写自己由分别而引起的悲哀。“君去”两句以设问的形式说明友人远去,去向那参差起伏的高原和平陆之间,正因为路途遥远,因而最后说,今后会面恐不容易,旧时情景虽历历在目,然也只是徒增悲伤,空怀追忆而已。
2.“侵”和“催”两个字最精炼传神。“侵”是“侵犯”之意,“催”是“催促”之意。. 这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手法。“侵”道出了夜的寒凉逼人,力透纸背;“催”道出了行程的 遥远和旅人的匆遽无息。一幅“关山行旅图”宛然在目,柳恽旅途的艰险与辽远于此可见。
吴均
清晨发陇西②,日暮飞狐谷③。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注释】①好友柳恽离职时,吴均回赠此诗。②陇西:郡名,在今甘肃省内。③飞狐谷:古代要 塞关隘,在今河北省来源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朋友清晨从陇西出发,黄昏便到达飞狐谷,诗人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好友行旅 的匆忙。
B.“寒风扫高木”与“无边落木萧萧下”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秋天的萧瑟,给人以肃 杀之感。
C.“君去”以下四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情形,想到今后与好友再难相见,诗人悲 伤不已。
D.全诗古朴自然,表现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情和离别的伤感,貌似信手写来,却不乏清新劲 拔之气。
2.你认为“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中,哪两个字最精炼传神?请简要分析。
【答案】
1.C.“‘君去’以下四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情形”理解错误。“君去欲何之”以下四句写自己由分别而引起的悲哀。“君去”两句以设问的形式说明友人远去,去向那参差起伏的高原和平陆之间,正因为路途遥远,因而最后说,今后会面恐不容易,旧时情景虽历历在目,然也只是徒增悲伤,空怀追忆而已。
2.“侵”和“催”两个字最精炼传神。“侵”是“侵犯”之意,“催”是“催促”之意。. 这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手法。“侵”道出了夜的寒凉逼人,力透纸背;“催”道出了行程的 遥远和旅人的匆遽无息。一幅“关山行旅图”宛然在目,柳恽旅途的艰险与辽远于此可见。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沮丧的近义词
沮丧,出处:《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八》:“是时,李嗣源已入於 汴 ,帝闻诸军离散,精神沮丧,至万胜镇即命旋师。” 中文发音: 沮丧[jǔ sàng] 基本解释: 指灰心,失望,伤心,灰心丧气。 近义词:丧气,悲伤,懊丧,消极,消沉 出处:安土重迁
成语解释:安:习惯于;满意于;重:重视;不轻易。安于故土生活;不愿轻易迁居异地。成语名字:安土重迁 成语发音:ān tǔ zhòng qiān 成语繁体:安土重遷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恋恋不舍 安居乐业 反义词: 背井离乡 志在四方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成语用法:联合式;2009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Ⅰ)(解析卷)
内容加密大红大绿
成语解释:谓颜色浓艳。成语名字:大红大绿 成语发音:dà hóng dà lǜ 成语繁体:大紅大緑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当代 近义词: 大红大紫 成语出处:老舍《新时代的旧悲剧》七:“各处都是新油饰的,大红大绿,象个乡下的新娘子,尽力打扮而怪难受的。”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颜色浓艳 成语例句:她的衣着大红大绿,很远就能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