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文言文 >
狼子野心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标签:小学
2020-03-21 10:38:44文言文 153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狼子野心意思是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狼子野心这篇文言文也讲述了这样的道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狼子野心文言文原文翻译及注释的相关内容,希望为大家提供参考帮助。
狼子野心文言文原文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自贻患耶!
狼子野心文言文翻译
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圈养,也和狗相安(无事)。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服。(主人)最终忘了它们是狼。一天,主人白天睡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观察情况。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醒,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富人就杀了它们(狼)取它们的皮。这事是我的堂侄虞惇说的。狼子野心,(是)真实(而)没有诬蔑(它们)啊!那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罢了。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更不是只有凶恶罢了。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狼子野心文言文注释
[1]偶:偶然。
[2]杂:掺杂。
[3]安:安逸。
[4]稍:渐渐地。
[5]颇:很。
[6]昼:白天。
[7]寝:睡觉。
[8]俟(sì):等候。
[9]未觉:没有醒。觉:睡醒。
[10]革:皮。
[11]信:确实。
[12]逸:逃走。
[13]阳:表面上。
[14]不测:险恶难测的居心。
[15]阴:暗地里。
狼子野心文言文原文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自贻患耶!
狼子野心文言文翻译
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圈养,也和狗相安(无事)。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服。(主人)最终忘了它们是狼。一天,主人白天睡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观察情况。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醒,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富人就杀了它们(狼)取它们的皮。这事是我的堂侄虞惇说的。狼子野心,(是)真实(而)没有诬蔑(它们)啊!那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罢了。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更不是只有凶恶罢了。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狼子野心文言文注释
[1]偶:偶然。
[2]杂:掺杂。
[3]安:安逸。
[4]稍:渐渐地。
[5]颇:很。
[6]昼:白天。
[7]寝:睡觉。
[8]俟(sì):等候。
[9]未觉:没有醒。觉:睡醒。
[10]革:皮。
[11]信:确实。
[12]逸:逃走。
[13]阳:表面上。
[14]不测:险恶难测的居心。
[15]阴:暗地里。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矮子观场
成语解释:场:戏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成语名字:矮子观场 成语发音:ǎi zǐ guān cháng 成语繁体:矮子觀場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矮子看戏 痴人说梦 成语出处:明 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全心即佛,全佛即人,直是饥人见饭;心不是佛,智不是道,何殊矮子观场。”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郑人逃暑》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之下者② ,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④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⑤。其阴逾⑥去,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节选自《苻子》) 【注释】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孤树。独立的一棵树。③徙衽(xǐrén):移动席子。徙,迁移。衽,席子。④反:同“返”。⑤濡(rú):沾湿。⑥逾:“愈”,更加。孙子兵法-九变
原文:【九变第八】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泛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白发丹心
成语解释:丹心:赤诚之心。形容年迈苍老,仍然怀有一颗赤诚之心。成语名字:白发丹心 成语发音:bái fà dān xīn 成语繁体:白發丹心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汉书 苏武传》记载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丹心一片,及还,须发皆白的故事。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老年人 成语例句: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唐 杜牧《河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