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文言文 >
《徐有功廷争》
2020-03-21 10:57:27文言文 24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原文:徐大理有功,每见武后杀人,必据法廷争。尝与武后反复,辞色愈厉,后大怒,令拽出斩之,犹回顾曰:“臣身虽死,法终不可改。”至市临刑得免,除为庶人。如是再三,终不挫折。朝廷倚赖,至今犹记之。其子预选,有司皆曰:徐公之子,岂可拘以常调者乎?
译文:徐有功大人每当见到武则天快要杀人了,一定会依据法律在朝廷上同皇帝争论是非。曾经他同武则天再三争论,言词和态度越来越严厉,武则天大怒,令人把他拖出去斩首,他还回头大叫:“即使我死了,法律也是不会改变的。”到了刑场,临刑时才被赦免死罪,但还是免了他的官贬为庶人。这样好几次,他都不屈服。朝廷因为他的持正不阿,到现在还怀念他。
徐大理有功:(徐有功曾任大理寺卿——最高法官)
1.色:神情,态度。
2.据:依据
3.尝:曾经
4.犹:还是。
5.顾:看。
6.至:到达。
7.市:刑场。
8.拽(yè ):拖,拉。
9.挫折:屈服。
文中徐大理(徐有功)具有怎样的品质?
徐大理(徐有功)是个不服于强权,秉公执法的人。
节选【原文】
徐大理有功每见武后将杀人,必据法廷争。尝与后反复,辞色逾厉,后大怒,令拽出斩之,犹回顾曰:“身虽死,法终不可改。”至市,临刑得免,除名为庶人。如是者三,终不挫折。朝廷倚赖,至今犹怀之。
【翻译】
大理丞徐有功,每遇到武则天将要杀人,必定根据案情依照律法当着朝廷众官面前提出争辩。曾经与则天后反复辩解,言辞声气越来越厉害。有次,武则天真的恼火了,下令把徐有功押出去斩了。徐有功被拽走时还回顾头来说:“我虽然被杀了,国家的律法绝不可更改。”到了刑场,临近用刑又被赦免,而被免去官职,成为百姓。就这样上上下下有过三次,一点都没有使徐有功屈服。当时朝廷上不少官员都依赖他仗义执言,至今还念念不忘。
上一篇:《内宴奉诏作》阅读原文
下一篇:《三国志·魏书·徐晃传》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安适如常
成语解释:平安舒适像正常情况一样成语名字:安适如常 成语发音:ān shì rú cháng 成语繁体:安適如常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当代 成语出处:叶圣陶《线下 孤独》:“待交了春,天气渐见和暖,就安适如常了。”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指同平常一样 成语例句:待交了春,天气渐见和暖,就安适如常了。(叶圣陶《线下集 孤独》)裁红点翠
成语解释:①采摘花卉。②比喻选择华丽的辞藻。成语名字:裁红点翠 成语发音:cái hóng diǎn cuì 成语繁体:裁紅點翠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南朝 梁 简文帝《东飞伯劳歌》:“谁家总角歧路阴,裁红点翠愁人心。”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写作等 成语例句:〖示例〗乐府初翻新谱,漫裁红点翠,闲题金缕。 ★宋 陆游《真珠帘》词《史记》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後,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後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適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 自司马氏去周適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在赵者,以传剑论显,蒯聩其後也。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於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八砖学士
成语解释:八砖:八行砖。指懒惰的人成语名字:八砖学士 成语发音:bā zhuān xué shì 成语繁体:八磚壆士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唐·李肇《翰林志》:“唐时冬中日影及五砖为入署办公之候,李程官翰林学士,性懒,日过八砖乃至,时号‘八砖学士’。”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