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爱惜羽毛
标签:A
2020-03-27 21:29:38成语 9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成语名字:爱惜羽毛
成语发音:ài xī yǔ máo
成语繁体:愛惜羽毛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自惜羽毛
反义词: 臭名远扬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说苑 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比喻珍惜自己的名声
成语例句:灰鹤与他都是高傲的,爱惜羽毛的,而他与它们的高傲只是一种姿态而已,没有用,没有任何的用。(老舍《四世同堂》五十)
成语发音:ài xī yǔ máo
成语繁体:愛惜羽毛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自惜羽毛
反义词: 臭名远扬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说苑 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比喻珍惜自己的名声
成语例句:灰鹤与他都是高傲的,爱惜羽毛的,而他与它们的高傲只是一种姿态而已,没有用,没有任何的用。(老舍《四世同堂》五十)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爱理不理
成语解释:不爱答理。比喻对人冷漠,没礼貌成语名字:爱理不理 成语发音:ài lǐ bù lǐ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近代 近义词: 爱答不理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9回:“黄二麻子爱理不理的,问他什么事。”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成语例句:钱钟书《围城》:“孙太太爱理不理地应了一声。”八音遏密
成语解释: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遏:阻止;遏密:指皇帝死后停止演奏音乐。各种乐器停止演奏。指国家元首去世成语名字:八音遏密 成语发音:bā yīn è mì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遏密八音 成语出处:《尚书 舜曲》:“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成语用法:作主语、谓语;指国家元首去世 成语例句:奉梓南归四载迟,八音遏密寄哀思。★柳亚子《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志哀》简谱基础知识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1、2、3、4、5、6、7来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尔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那时西方人极注重发明创造和版权等个人成绩,才被即载入史册。 简谱基础知识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1、2、3、4、5、6、7才疏志大
成语解释: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成语名字:才疏志大 成语发音:cái shū zhì dà 成语繁体:才疎志大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才高意广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抱负大才能不高 成语例句: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宋 陆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