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安常习故
标签:A
2020-03-28 09:31:40成语 54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安:安于,习惯于;常:常规;习:习惯;故:故旧。习惯于成规成语名字:安常习故
成语发音:ān cháng xí gù
成语繁体:安常習故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近代
近义词: 安常守故 墨守成规
反义词: 推陈出新
成语出处:清 魏源《默觚下 治篇七》:“彼安常习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陈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声而扰格者乎?”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墨守成规,不求改变
成语例句:彼安常习故之流。★清·魏源《治篇七》
成语发音:ān cháng xí gù
成语繁体:安常習故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近代
近义词: 安常守故 墨守成规
反义词: 推陈出新
成语出处:清 魏源《默觚下 治篇七》:“彼安常习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陈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声而扰格者乎?”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墨守成规,不求改变
成语例句:彼安常习故之流。★清·魏源《治篇七》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大惊失色
成语解释: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成语名字:大惊失色 成语发音:dà jīng shī sè 成语繁体:大驚失色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胆战心惊 心惊肉跳 反义词: 不动声色 若无其事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补语;表示下意识的表情 成材高知深
成语解释: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众,智慧高超。成语名字:材高知深 成语发音:cái gāo zhì shēn 感情色彩:褒义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汉 王充《论衡 程材》:“今世之将,材高知深,通达众凡,举纲持领,事无不定。”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才学才短气粗
成语解释:才:才识;短:短浅;气:气质。缺少才干,气质粗鲁成语名字:才短气粗 成语发音:cái duǎn qì cū 成语繁体:才短氣麤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近代 近义词: 无德无才 反义词: 德才兼备 成语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禄山才短气粗,当此大镇,深不能胜任。”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庸人 成语例句:他是爱莫之助
成语解释:虽然同情,却限于条件无从帮助成语名字:爱莫之助 成语发音:ài mó zhī zhù 成语繁体:愛莫之助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爱莫能助 反义词: 舍己救人 成语出处:宋 陈亮《喻夏卿墓志铭》:“晚虽家事不如初,而亲戚故旧之急难,族人子弟之美事,爱莫之助,每致其惓惓之意,而人人常信之。” 成语用法:紧缩式;作谓语;表示想帮助但又无能为力 成语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