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拔毛济世
标签:B
2020-03-28 14:51:17成语 89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成语名字:拔毛济世
成语发音:bá máo jì shì
成语繁体:拔毛濟丗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反义词: 一毛不拔
成语出处:语出《列子 杨朱》:“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帮助世人
成语例句:只“平生几两屐”细味之亦疏;而“拔毛济世”事,尤牵强可笑。以予观之,此乃俗子谜也,何足为诗哉!★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三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墨家学派代表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反对自私自利和无原则的仇杀,对立派杨朱则主张一切从自我的利益出发,即“为我”。墨翟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你愿意拔你身上的一毛而利天下吗?”杨朱则反驳天下不是一毛能救的。
成语发音:bá máo jì shì
成语繁体:拔毛濟丗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反义词: 一毛不拔
成语出处:语出《列子 杨朱》:“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帮助世人
成语例句:只“平生几两屐”细味之亦疏;而“拔毛济世”事,尤牵强可笑。以予观之,此乃俗子谜也,何足为诗哉!★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三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墨家学派代表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反对自私自利和无原则的仇杀,对立派杨朱则主张一切从自我的利益出发,即“为我”。墨翟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你愿意拔你身上的一毛而利天下吗?”杨朱则反驳天下不是一毛能救的。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八面玲珑
成语解释:玲珑:透亮;清澈的样子;也指人机灵、灵巧。原指室内各面窗户敞通明亮。后形容为人机灵;善于应付。成语名字:八面玲珑 成语发音:bā miàn línglóng 成语繁体:八靣玲瓏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八面见光 见风使舵 反义词: 刚直不阿 心口如一 成语出处:唐 黄滔《黄御史集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七面八面玲珑。”马戴《落日怅望》李益《过五原胡儿饮马泉》阅读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① [唐]李益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注】①唐代五原县属盐州,今为内蒙古五原。中唐时,这里是唐和吐蕃反复争夺的边缘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秋天的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11课,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文章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梦寐以求的近义词
【梦寐以求的近义词】(以下词语任选其一) 朝思暮想;求之不得;心弛神往;心向往之; 附录词语(梦寐以求)的相关知识: 【梦寐以求的意思】 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梦寐以求的出处】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