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拔宅飞升
标签:B
2020-03-28 15:15:27成语 5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参见“拔宅上升成语名字:拔宅飞升
成语发音:bá zhái fēi shēng
成语繁体:拔宅飛升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拔宅上升
成语出处:语出《太平广记》卷十四引《十二真君传 许真君》:“真君以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举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修道成仙
成语例句:生曰:“得卿如此,吾何忧!顾念一人得道,拔宅飞升。余将远逝,一切付之于卿。”★清薄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
成语故事:
东晋时期,道教盛行,很多人找名师传道修炼,有人炼制丹药。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许真君也是道教追逐者,他在洪州西山服用丹药,然后让全家人都服药,于是全家42口人全部拔宅成仙而去。他本人被道教列为十二真君之一。
成语发音:bá zhái fēi shēng
成语繁体:拔宅飛升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拔宅上升
成语出处:语出《太平广记》卷十四引《十二真君传 许真君》:“真君以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举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修道成仙
成语例句:生曰:“得卿如此,吾何忧!顾念一人得道,拔宅飞升。余将远逝,一切付之于卿。”★清薄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
成语故事:
东晋时期,道教盛行,很多人找名师传道修炼,有人炼制丹药。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许真君也是道教追逐者,他在洪州西山服用丹药,然后让全家人都服药,于是全家42口人全部拔宅成仙而去。他本人被道教列为十二真君之一。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大喊大叫
成语解释:大声叫嚷,形容大肆宣传,大造舆论。成语名字:大喊大叫 成语发音:dà hǎn dà jiào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当代 近义词: 大呼小叫 反义词: 无声无息 成语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59章:“吴毓鳞首先大喊大叫,‘内阁不能统一,我们不如及早下台。’” 成语用法:作谓语、状语;指叫嚷 成语例句:〖示例〗他急得大喊大叫。财殚力尽
成语解释: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成语名字:财殚力尽 成语发音:cái dān lì jìn 成语繁体:財殫力儘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财殚力竭 成语出处:《辛雄传》:“当今天下黔黎,久经寇贼……财殚力尽,无以卒岁。”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生活困境安常习故
成语解释:安:安于,习惯于;常:常规;习:习惯;故:故旧。习惯于成规成语名字:安常习故 成语发音:ān cháng xí gù 成语繁体:安常習故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近代 近义词: 安常守故 墨守成规 反义词: 推陈出新 成语出处:清 魏源《默觚下 治篇七》:“彼安常习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陈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声而扰格者乎?” 成语用千家诗读后感
介绍了不少诗人失去亲人而思念故乡的诗:像郑会写的《题邸间壁》、李白写的《客中行》、刘禹锡写的《再游玄都观》、朱淑真写的《落花》……有不少的诗是写诗人喜悦的:像王驾写的《社日》、僧志南写的《绝句》、谢枋得写的《庆全庵桃园》、王驾写的《春晴》…… 有不少的诗是写景的:像程颢写的《春日偶戏》、朱熹写的《春日》、苏轼写的《春宵》、杨巨源写的《城东早春》……也有不少的诗写的抒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