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标签:B
2020-03-28 15:23:19成语 7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拔:拉出;诸:同“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成语名字: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成语发音:bá zhū shuǐ huǒ,dēng yú rèn xí
成语繁体:拔諸水火,登于袵蓆
感情色彩:褒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反义词: 祸国殃民
成语出处:明·宋濂《阅江楼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为别人解困
成语发音:bá zhū shuǐ huǒ,dēng yú rèn xí
成语繁体:拔諸水火,登于袵蓆
感情色彩:褒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反义词: 祸国殃民
成语出处:明·宋濂《阅江楼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为别人解困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郑人逃暑》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之下者② ,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④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⑤。其阴逾⑥去,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节选自《苻子》) 【注释】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孤树。独立的一棵树。③徙衽(xǐrén):移动席子。徙,迁移。衽,席子。④反:同“返”。⑤濡(rú):沾湿。⑥逾:“愈”,更加。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成语解释: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相转化,灾祸与幸福互为因果成语名字: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成语发音:ān wēi xiāng yì,huò fú xiāng shēng 成语繁体:安危相易,禍福相生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成语例句:章炳麟《菌说八面受敌
成语解释:①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②砚名。成语名字:八面受敌 成语发音:bā miàn shòu dí 成语繁体:八靣受敵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五代 王保定《唐摭言海叙不遇》:“子华(吴融)才力浩大,八面受敌,以八韵着称。”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处事能力 成语例句:……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宋苏轼《又答王庠书》哀痛欲绝
成语解释:哀痛:悲痛;绝:断绝;指气绝。悲伤得要气绝了。成语名字:哀痛欲绝 成语发音:āi tòng yù jué 成语繁体:哀痛慾絶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当代 近义词: 悲痛欲绝 悲不自胜 反义词: 欢欣若狂 兴高采烈 成语出处:邹韬奋《抗战以来 与中央党部交涉的经过》:“尤使我哀痛欲绝的是艰苦忠贞于抗建文化事业的青年干部一个又一个的被拘捕。”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