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标签:B
2020-03-28 15:23:19成语 109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拔:拉出;诸:同“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成语名字: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成语发音:bá zhū shuǐ huǒ,dēng yú rèn xí
成语繁体:拔諸水火,登于袵蓆
感情色彩:褒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反义词: 祸国殃民
成语出处:明·宋濂《阅江楼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为别人解困
成语发音:bá zhū shuǐ huǒ,dēng yú rèn xí
成语繁体:拔諸水火,登于袵蓆
感情色彩:褒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反义词: 祸国殃民
成语出处:明·宋濂《阅江楼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为别人解困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正确墨的使用方法
墨是书写书法的必要工具,如何正确使用墨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墨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墨正 柳公权有所谓的“笔正”,磨墨也是如此,心正墨亦正,墨若不正偏斜,既不雅观,磨出的墨也不均匀。 力匀而急缓适中 磨墨时用力过轻过重,太急太缓,墨汁皆必粗而不匀。用力过轻,速才多识寡
成语解释:才:才识。识:见识。寡:少。天资高,但见识少。成语名字:才多识寡 成语发音:cái duō shí guǎ 成语繁体:才多識寡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三国·魏·刘邵《人物志》:“今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跟着孙登旅游,孙登问他的意图,嵇康就是不回答。他们在一起游玩了三年终爱人好士
成语解释:爱护、重视人才。成语名字:爱人好士 成语发音:ài rén hào shì 成语繁体:愛人好士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爱才好士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爱护人才 成语例句:“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有“爱人好士大辂椎轮
成语解释:大辂:古代大车;椎轮:无辐原始车轮。华美的大车是从无辐车轮的原始车开始的。比喻事物的进化,是从简到繁,从粗到精。成语名字:大辂椎轮 成语发音:dà lù zhuī lún 成语繁体:大輅椎輪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开山鼻祖 成语出处:南朝 梁 萧统《序》:“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宾语;用于称始创者 成语例句:然大辂椎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