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白藋同心
标签:B
2020-03-28 16:02:17成语 108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犹言心如野草。形容不羡荣华的品节。成语名字:白藋同心
成语发音:bái diào tóng xīn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北周 庾信《竹杖赋》:“秋藜促节,白藋同心。终堪荷蓧,自足驱禽。”
成语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成语例句:〖示例〗他的旁艺,如制缠枝杖,独运匠心,修短适度,且刻铭识,以贻朋友,大有庾子三所谓‘秋藜促节,白藋同心’之致。 ★郑逸梅《艺坛百影 陈从周与纽约明轩》
成语发音:bái diào tóng xīn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北周 庾信《竹杖赋》:“秋藜促节,白藋同心。终堪荷蓧,自足驱禽。”
成语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成语例句:〖示例〗他的旁艺,如制缠枝杖,独运匠心,修短适度,且刻铭识,以贻朋友,大有庾子三所谓‘秋藜促节,白藋同心’之致。 ★郑逸梅《艺坛百影 陈从周与纽约明轩》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鲁国少人才
才蔽识浅
成语解释:蔽:塞而不通。才能蔽塞见识浅陋。南朝梁·江淹《萧重让扬州表》:“臣才蔽识浅,非集誉于乡曲;荣降宠臻,乃假翼于皇极。”成语名字:才蔽识浅 成语发音:cái bì shí qiǎn 成语繁体:才蔽識淺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才疏学浅 成语出处:南朝·梁·江淹《萧重让扬州表》:“臣才蔽识浅,非集誉于乡曲;荣降宠臻,乃假翼于皇极。”大公无私
成语解释: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成语名字:大公无私 成语发音:dà gōng wú sī 成语繁体:大公無私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 产生年代:近代 近义词: 铁面无私 反义词: 假公济私 自私自利 成语故事:大公无私成语出处: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宾语、乌鸦诉冤
唐朝时候,温璋在京城任兆尹。他刚直不阿,执法如山,疾恶如仇,谁要为非作歹,只要撞到温璋手上,便休想逃脱。温璋用严刑酷法毫不手软地处死了一批不法之徒,使得京城治安良好,那些流氓地痞无赖,没有一个不畏惧温璋的。为了方便老百姓告状、诉冤,温璋还派人在衙门外挂上一只悬铃,好让告状者随时撞响铃铛。 一天,温璋忽听堂外悬铃一阵疾响,便马上派人出去查看。那差人在铃下四处张望,却未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