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词句 >
竭尽全力的近义词及意思
标签:近义词
2020-03-30 09:09:36词句 100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读音】:[jié jìn quán lì]
【释义】: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近义词】:不遗余力,养精蓄锐
【出处】
竭尽全力,原作“竭尽心力”。见于《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典故】
东汉末年,有一个叫杨沛的人,字孔渠,当过新郑长。曹操路过新郑的时候,部队缺粮,杨沛帮助过曹操,因此深得曹操喜爱。曹操辅政以后,杨沛升为长社令。他不畏豪强,不管谁犯了法,都依法惩办,得到曹操的称许。
当时,曹操出征在外,听说国都邺城治安太乱,便发诏选一个邺城令,其入选标准是要有杨沛那样的胆略和水平。选来选去,没有合适的,于是将杨沛提拔为邺城令(当时叫京兆尹)。杨沛上任之前,曹操召见了他,并问他如何治邺。杨沛回答:“我一定竭尽心力,大力宣传法纪,使人人遵纪守法。”曹操听后十分高兴,对左右的人说:“你们听见了没有,这才是使人敬服的人。”杨沛还没正式上任,一些豪强地主和皇亲国戚听说杨沛要来邺城了,都纷纷告诫自己的子弟检点一些。
“竭尽全力”这句成语,常用来比喻用尽全部力量。
竭尽全力造句
1、他父母竭尽全力抚养他。
2、我已竭尽全力制止他们。
3、最后我们竭尽全力扯着嗓子喊。
4、我不论做什么事,都竭尽全力。
5、她竭尽全力养家活口。
6、公司竭尽全力让我们从实干中学。
7、我们曾一同竭尽全力发出过警报。
8、如果滑雪,他们就竭尽全力去滑。
9、他竭尽全力去打破自己以前的纪录。
10、这些组织竭尽全力吸引义务工作者。
近义词造句
1、她并没有不遗余力地要赢他。
2、为确保乘客安全而不遗余力。
3、他们不遗余力使布景和服装以及表面上的一切细节都逼真无误。
4、斯考比刚刚到警察局的时候,曾经不遗余力地投入这种调查工作。
5、在公众关系部的沃尔特墨菲不遗余力的策划下,《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同时以野马为封面图案。
6、谁指挥着陆,谁就会养精蓄锐,这完全是合乎情理的。
7、他身边还有一批经过精心挑选的勇士,这些勇士们养精蓄锐,以待所用。
8、养精蓄锐以应付今后要做的繁重工作。
9、我们需要休假一次以养精蓄锐。
10、让他回家先养精蓄锐吧。 ”
【释义】: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近义词】:不遗余力,养精蓄锐
【出处】
竭尽全力,原作“竭尽心力”。见于《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典故】
东汉末年,有一个叫杨沛的人,字孔渠,当过新郑长。曹操路过新郑的时候,部队缺粮,杨沛帮助过曹操,因此深得曹操喜爱。曹操辅政以后,杨沛升为长社令。他不畏豪强,不管谁犯了法,都依法惩办,得到曹操的称许。
当时,曹操出征在外,听说国都邺城治安太乱,便发诏选一个邺城令,其入选标准是要有杨沛那样的胆略和水平。选来选去,没有合适的,于是将杨沛提拔为邺城令(当时叫京兆尹)。杨沛上任之前,曹操召见了他,并问他如何治邺。杨沛回答:“我一定竭尽心力,大力宣传法纪,使人人遵纪守法。”曹操听后十分高兴,对左右的人说:“你们听见了没有,这才是使人敬服的人。”杨沛还没正式上任,一些豪强地主和皇亲国戚听说杨沛要来邺城了,都纷纷告诫自己的子弟检点一些。
“竭尽全力”这句成语,常用来比喻用尽全部力量。
竭尽全力造句
1、他父母竭尽全力抚养他。
2、我已竭尽全力制止他们。
3、最后我们竭尽全力扯着嗓子喊。
4、我不论做什么事,都竭尽全力。
5、她竭尽全力养家活口。
6、公司竭尽全力让我们从实干中学。
7、我们曾一同竭尽全力发出过警报。
8、如果滑雪,他们就竭尽全力去滑。
9、他竭尽全力去打破自己以前的纪录。
10、这些组织竭尽全力吸引义务工作者。
近义词造句
1、她并没有不遗余力地要赢他。
2、为确保乘客安全而不遗余力。
3、他们不遗余力使布景和服装以及表面上的一切细节都逼真无误。
4、斯考比刚刚到警察局的时候,曾经不遗余力地投入这种调查工作。
5、在公众关系部的沃尔特墨菲不遗余力的策划下,《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同时以野马为封面图案。
6、谁指挥着陆,谁就会养精蓄锐,这完全是合乎情理的。
7、他身边还有一批经过精心挑选的勇士,这些勇士们养精蓄锐,以待所用。
8、养精蓄锐以应付今后要做的繁重工作。
9、我们需要休假一次以养精蓄锐。
10、让他回家先养精蓄锐吧。 ”
上一篇:惋惜的近义词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经典励志故事《三字经》
《三字经》经典励志故事1 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 《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伙伴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孟母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给孩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起商哀毁瘠立
成语解释:形容因居亲丧悲损其身,瘦瘠如骨骸支立成语名字:哀毁瘠立 成语发音:āi huǐ jī lì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哀毁骨立 反义词: 哀而不伤 成语出处:唐 张鷟《朝野佥载 补辑》:“(崔浑)丁母艰,勺饮不入口,哀毁瘠立。” 成语用法:复句式;作主语、分句;形容丧亲之悲痛 成语例句:现在丧亲不会像古代那样哀毁瘠立了《论语》论语·子罕第九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 吾执御矣。”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孙子兵法-火攻第十二
原文:火攻第十二 孙子曰: 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 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而其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则上。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