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唐诗宋词 >
长安遇冯著翻译赏析-韦应物
2019-11-26 09:37:47唐诗宋词 237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长安遇冯著》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前言】
《长安遇冯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创作的五言律诗。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作,这首诗通过描述韦应物与友人冯著在长安相遇时的所见所闻,来表达诗人对失意沉沦的冯著的理解与同情。
【注释】
⑴冯著:韦应物友人。
⑵灞(bà)陵:即霸上,又作霸陵。在今西安市东。因汉文帝葬在这里,改名灞陵。
⑶客:即指冯著。
⑷采山:砍材。
⑸采山因买斧:意指归隐山林。“采山”是成语。左思《吴都赋》:“煮海为盐,采山铸钱。”谓入山采铜以铸钱。“买斧”化用《易经·旅卦》:“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意谓旅居此处作客,但不获平坦之地,尚须用斧斫除荆棘,故心中不快。“采山”句是俏皮话,打趣语,大意是说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但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其寓意即谓谋仕不遇,心中不快。
⑹冥冥:形容造化默默无语的情态。
⑺飏飏(yáng
yáng):鸟轻快飞翔的样子。
⑻燕新乳:指小燕初生。
⑼昨别:去年分别。
⑽鬓丝(bìn):两鬓白发如丝。
【翻译】
客人从东方过来,衣服上还带着灞陵的雨。问客人为什么来,客人说为了上山砍伐树木来买斧头。百花正在悄悄地盛开,轻盈的燕子正在哺乳新雏。去年一别如今又是春天,两鬓的头发不知又生出多少。
创作背景
韦应物于大历四年至十三年(769-778)在长安,而冯著在大历四年离长安赴广州,约在大历十二年再到长安。这诗可能作于大历四年或十二年(769-777)。据韦诗所写,冯著是一位有才有德而失志不遇的名士。他先在家乡隐居,清贫守真,后来到长安谋仕,颇擅文名,但仕途失意。约在大历四年(769)应征赴幕到广州。十年过去,仍未获官职。后又来到长安。韦应物对这样一位朋友是深为同情的,故而创作这首诗。
【赏析】
诗中以亲切而略含诙谐的笔调,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理解、同情、体贴和慰勉。它写得清新活泼,含蓄风趣,逗人喜爱。刘辰翁评此诗曰:“不能诗者,亦知是好。”确乎如此。
开头两句中,主要是说冯著刚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还是一派名士兼隐士的风度。接着,诗人自为问答,料想冯著来长安的目的和境遇。诗人自为问答,诙谐打趣,显然是为了以轻快的情绪冲淡友人的不快,所以下文便转入慰勉,劝导冯著对前途要有信心。但是这层意思是巧妙地通过描写眼前的春景来表现的。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这两句诗人选择这样的形象,正是为了意味深长地劝导冯著不要为暂时失意而不快不平,勉励他相信大自然造化万物是公正不欺的,前辈关切爱护后代的感情是天然存在的,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般焕发才华,会有人来并切爱护的。所以末二句,承上二句而来的,末句则以反问勉励友人,盛年未逾,大有可为。
上一篇:赵恒《劝学诗》翻译赏析
下一篇:素书-原始章第一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神奇的近义词
神奇近义词: 奇妙,奇怪 神奇近义词造句: 1、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 2、亲情,有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则永不褪色的话题。 3、一次日落,西穹天弥散着无与伦比的奇妙色彩。而且周边的瑰丽云彩汇成,意象丰盈的图画。 &大家风范
成语解释:大家:旧指有声望地位的高门贵族。风范:风度、气派。出自高贵人家特有的气派。成语名字:大家风范 成语发音:dà jiā fēng fàn 成语繁体:大家風範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大将风度 反义词: 小家子气 成语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8回:“叙起话来,问答如流,气度从容,真是大家风范。” 成语用法:作宾语;指人的气质天赐养老钱
一天早晨,一个农人挑了一担菜进城去卖,在街上,农人拾到一叠钱,他点了一下,共有15张。 回家后,农人把15张钱交给他母亲,他母亲说:"孩子,人家丢了钱。一定很着急,我们怎么能要人家的钱呢?赶快送还失主,说不定人家正找得着急呢!"这位农人按照母亲的吩咐,赶回拾钱的地方,等待失主来领。 在前面不远处,农人发现有一个人好像低着头在地上寻找什么东西,五年级单元作文
内容加密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985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