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词句 >
《话说长江》主题曲长江之歌简谱
2020-03-30 12:50:51词句 9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歌词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创作背景
1982年夏天,纪录片《话说长江》的制作组音乐编辑李近朱来到作曲人王世光家,希望他用音乐把中国母亲河塑造出来。李近朱希望王世光创作出一首50秒的主旋律纯音乐表现出纪录片的主题。在王世光看完《话说长江》的素材后,被片中的航拍镜头所震撼,也倍感压力,绞尽脑汁10天左右,他完成了50秒纯音乐的创作。之后,在中央电视台的建议下,他为该曲谱出了完整的曲调。
1983年,《话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后,制作者收到大量观众来信,建议给《话说长江》的主题纯音乐《长江之歌》填上词,用一首主题歌来表现中国人民与长江的紧密联系和深厚情意,在播出最后一集时,制作组向全国征选主题歌词。胡宏伟在得知此消息后,作为纪录片忠实观众的他酝酿了两天后,写下了自己为纪录片创作的歌词。1984年元旦,他将歌词投入沈阳市的邮筒中,寄往北京;3月,他的歌词从4583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最佳创作奖,并被纪录片节目组定为纯音乐《长江之歌》的歌词。之后,王世光对原曲的旋律和节奏又根据歌词做了一定的修改,加强了歌曲的歌唱性。
社会影响
《长江之歌》曾被收入江苏教育出版社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等多本教材当中。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创作背景
1982年夏天,纪录片《话说长江》的制作组音乐编辑李近朱来到作曲人王世光家,希望他用音乐把中国母亲河塑造出来。李近朱希望王世光创作出一首50秒的主旋律纯音乐表现出纪录片的主题。在王世光看完《话说长江》的素材后,被片中的航拍镜头所震撼,也倍感压力,绞尽脑汁10天左右,他完成了50秒纯音乐的创作。之后,在中央电视台的建议下,他为该曲谱出了完整的曲调。
1983年,《话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后,制作者收到大量观众来信,建议给《话说长江》的主题纯音乐《长江之歌》填上词,用一首主题歌来表现中国人民与长江的紧密联系和深厚情意,在播出最后一集时,制作组向全国征选主题歌词。胡宏伟在得知此消息后,作为纪录片忠实观众的他酝酿了两天后,写下了自己为纪录片创作的歌词。1984年元旦,他将歌词投入沈阳市的邮筒中,寄往北京;3月,他的歌词从4583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最佳创作奖,并被纪录片节目组定为纯音乐《长江之歌》的歌词。之后,王世光对原曲的旋律和节奏又根据歌词做了一定的修改,加强了歌曲的歌唱性。
社会影响
《长江之歌》曾被收入江苏教育出版社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等多本教材当中。
上一篇:王菲《匆匆那年》的歌词
下一篇:黎明《我的亲爱》简谱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采薪之忧
成语解释:采薪:打柴。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成语名字:采薪之忧 成语发音:cǎi xīn zhī yōu 成语繁体:採薪之憂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采薪之疾 成语故事:采薪之忧的成语故事成语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朱熹集注:“采薪之忧,言病不能采薪,谦辞也。”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有病的婉称 成才高运蹇
成语解释:蹇:不顺利。才学很高,但命运不好,无法施展才华。含怀才不遇之意。成语名字:才高运蹇 成语发音:cái gāo yùn jiǎn 成语繁体:才高運蹇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怀才不遇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司马貌虽然出言无忌,但此人因才高运蹇,抑郁不平。”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成语例句:才高运大惑不解
成语解释: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成语名字:大惑不解 成语发音:dà huò bù jiě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百思不解 莫名其妙 反义词: 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碍上碍下
成语解释:碍:妨碍。妨碍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成语名字:碍上碍下 成语发音:ài shàng ài xià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当代 近义词: 碍手碍脚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影响行动 成语例句:请不要在这儿碍上碍下的,影响我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