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材剧志大
标签:C
2020-03-31 17:13:14成语 123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指才智多,志向大。成语名字:材剧志大
成语发音:cái jù zhì dà
成语繁体:材劇志大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荀子 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成语发音:cái jù zhì dà
成语繁体:材劇志大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荀子 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偶尔的近义词
中文发音: 偶尔[ǒu ěr] 词语解释: 1、间或;有的时候;一般指隔着三五天。 2、偶然发生的,没有计划的,无周期、无规律。 近义词: 偶然、有时 用偶尔的近义词造句 偶然:偶然的一次机会乌鸦诉冤
唐朝时候,温璋在京城任兆尹。他刚直不阿,执法如山,疾恶如仇,谁要为非作歹,只要撞到温璋手上,便休想逃脱。温璋用严刑酷法毫不手软地处死了一批不法之徒,使得京城治安良好,那些流氓地痞无赖,没有一个不畏惧温璋的。为了方便老百姓告状、诉冤,温璋还派人在衙门外挂上一只悬铃,好让告状者随时撞响铃铛。 一天,温璋忽听堂外悬铃一阵疾响,便马上派人出去查看。那差人在铃下四处张望,却未见到巴山夜雨
成语解释: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成语名字:巴山夜雨 成语发音:bā shān yè yǔ 成语繁体:巴山亱雨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三人成虎
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起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启程赴赵都邯郸。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庞恭又问:"如果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信。"庞恭紧接着追问了一句道:"如果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相信?"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