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采葑采菲
标签:C
2020-04-05 17:59:03成语 7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葑:蔓青,叶和根、茎都可食,但味苦;菲:芜菁类植物。比喻不因其所短而舍其所长成语名字:采葑采菲
成语发音:cǎi fēng cǎi fēi
成语繁体:採葑採菲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采及葑菲
成语出处:《诗经 邶风 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取其所长
成语例句:旧部当尊之人,相马不失之瘦,采葑采菲取节焉。★宋·陈亮《与章德茂侍郎书》
成语发音:cǎi fēng cǎi fēi
成语繁体:採葑採菲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采及葑菲
成语出处:《诗经 邶风 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取其所长
成语例句:旧部当尊之人,相马不失之瘦,采葑采菲取节焉。★宋·陈亮《与章德茂侍郎书》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乌鸦诉冤
唐朝时候,温璋在京城任兆尹。他刚直不阿,执法如山,疾恶如仇,谁要为非作歹,只要撞到温璋手上,便休想逃脱。温璋用严刑酷法毫不手软地处死了一批不法之徒,使得京城治安良好,那些流氓地痞无赖,没有一个不畏惧温璋的。为了方便老百姓告状、诉冤,温璋还派人在衙门外挂上一只悬铃,好让告状者随时撞响铃铛。 一天,温璋忽听堂外悬铃一阵疾响,便马上派人出去查看。那差人在铃下四处张望,却未见到跋前踕后
成语解释: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成语名字:跋前踕后 成语发音:bá qián jié hòu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跋胡疐尾 跋前疐后 成语出处: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 罗邺》:“而跋前踕后,绝域无聊,独奈其命薄何?”一本作“跋前疐后”。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进退维谷采光剖璞
成语解释:光:光辉;璞:玉石毛料。比喻挑选人才成语名字:采光剖璞 成语发音:cǎi guāng pōu pú 成语繁体:採光剖璞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汉·荀爽《与郭叔都书》:“盐车之骥,自非伯乐,无以显名,采光剖璞,以独见宝,实为足下利之。”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挑选人才毕歆与王朗
华歆(xin)与王朗是一对好朋友,两个人都很有学识,德行也受到大家的称赞,分不出谁好一些,谁差一点。 有一年,洪水泛滥,淹没了许多村庄和大片的良田,百姓叫苦连天。华歆和王朗的家乡也遭了灾,房子都被大水冲走了,盗贼也趁火打劫,四下作案,很不太平。无奈,华歆和王朗只得和别的几个邻居一起坐了船去逃难。 船上的人都到齐了,物品也装妥了,马上就要解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