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残民害理
标签:C
2020-04-05 19:03:30成语 8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残害百姓,违背天理。形容反动统治者所作所为的残忍不义。成语名字:残民害理
成语发音:cán mín hài lǐ
成语繁体:殘民害理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有残民害物之罪,而吏不敢问。”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干坏事
成语发音:cán mín hài lǐ
成语繁体:殘民害理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有残民害物之罪,而吏不敢问。”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干坏事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成语解释: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成语名字: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成语发音:ài zhī yù qí shēng,wù zhī yù qí sǐ 成语繁体: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残膏剩馥
成语解释:残:剩余;膏:油脂;馥:香气。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成语名字:残膏剩馥 成语发音:cán gāo shèng fù 成语繁体:殘膏剩馥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余膏剩馥 成语出处:《新唐书 杜甫传赞》:“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成语用法:作宾语;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 成语例句:清·吴伟业《画中九友歌爱才怜弱
成语解释:怜:同情。爱护人才,同情弱者成语名字:爱才怜弱 成语发音:ài cái lián ruò 成语繁体:愛才憐弱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 产生年代:当代 反义词: 妒才嫉贤 成语出处:鲁迅《病后杂谈》:“永乐皇帝决不像一位爱才怜弱的明君。”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有同情心 成语例句:人都有爱才怜弱之心狮子王与豺
原文 曩有狮子王,于深山攫一豺,将食之。豺曰:“请为王月送二鹿以自赎。”狮子王悦。豺以时而进,已亦攫得狸、兔自存。期年,鹿尽,豺无可送者。狮子王遇豺,曰:“汝杀众生亦多矣!今次至汝,汝其图之!”豺无以对,遂为狮所食。 译文 以前有一只在山上当王的狮子,一天在深山中抓到了一只豺狼,准备吃掉它。豺狼说:“我请求为大王以每月送来两只鹿来赎回我的命。”狮子王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