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大斗小秤
标签:D
2020-04-08 11:25:10成语 8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秤:称重的器皿。使用超出标准的斗收进,小于标准的秤出,进行盘剥克扣成语名字:大斗小秤
成语发音:dà dǒu xiǎo chèng
成语繁体:大鬥小秤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大秤小斗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大斗小秤、奸盗诈伪、淫邪欺罔之徒,受那些磨烧舂锉之苦。”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剥削等
成语例句: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不存公道,大斗小秤,侵剥百端,以致小民愁怨。”
成语发音:dà dǒu xiǎo chèng
成语繁体:大鬥小秤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大秤小斗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大斗小秤、奸盗诈伪、淫邪欺罔之徒,受那些磨烧舂锉之苦。”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剥削等
成语例句: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不存公道,大斗小秤,侵剥百端,以致小民愁怨。”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智子疑邻
智子疑邻 朝代:先秦 作者:韩非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 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巴人下里
成语解释: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成语名字:巴人下里 成语发音:bā rén xià lǐ 成语繁体:巴人下裏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反义词: 阳春白雪 成语出处:南朝 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故玉微金铣,反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郢中之听。”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通俗艺术 成语例句:张寅道:“惋惜的近义词
惋惜 拼音:wǎn xī 解释:表示同情、可惜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与王愷争豪……武帝,愷之甥也,每助愷,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愷,枝柯扶疎,世罕其比。愷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愷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明陆完学《<长安客话>序》:“尝谓前代材能兼备
成语解释:材:通“才”。才智和能力都具备。成语名字:材能兼备 成语发音:cái néng jiān bèi 成语繁体:材能兼備 感情色彩:褒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德才兼备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王焕也空学的文武双全,培养得材能兼备。”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才智 成语例句:企业都需要材能兼备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