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大江南北
标签:D
2020-04-13 12:21:34成语 17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成语名字:大江南北
成语发音:dà jiāng nán běi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25回:“目今大江南北,盗贼蜂起,江淮之地,十去其五;河南、河北,或复或失,不得安宁。”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临长江地区
成语例句:而大江南北,以文名天下者,几于昌(猖)狂无理,排溺一世之人,其势力至今未已。(清 恽敬《上曹俪笙侍郎书》)
成语发音:dà jiāng nán běi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25回:“目今大江南北,盗贼蜂起,江淮之地,十去其五;河南、河北,或复或失,不得安宁。”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临长江地区
成语例句:而大江南北,以文名天下者,几于昌(猖)狂无理,排溺一世之人,其势力至今未已。(清 恽敬《上曹俪笙侍郎书》)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大放厥词
成语解释:厥:其;他的。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含贬义;指人夸夸其谈大发议论;而且言不中肯。有时也指胡说八道。成语名字:大放厥词 成语发音:dà fàng jué cí 成语繁体:大放厥詞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大发议论 说长道短 反义词: 缄口结舌 默默无言 成语出处:清 赵翼《殴北诗话 苏东坡诗》:“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才多识寡
成语解释:才:才识。识:见识。寡:少。天资高,但见识少。成语名字:才多识寡 成语发音:cái duō shí guǎ 成语繁体:才多識寡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三国·魏·刘邵《人物志》:“今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跟着孙登旅游,孙登问他的意图,嵇康就是不回答。他们在一起游玩了三年终秋季养生谚语
1、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2、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3、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4、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先“补重阳”后“补霜降”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6、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em八面张罗
成语解释: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成语名字:八面张罗 成语发音:bā miàn zhāng luo 成语繁体:八靣張羅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当代 近义词: 八面玲珑 成语出处:茅盾《手的故事》:“黄二姐虽则已过中年,却还是个八面张罗人人喜欢的角色。”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比喻各方面都处理得很好 成语例句:他八面张罗,终于办成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