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大举进攻
标签:D
2020-04-30 16:24:34成语 14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大举:重大的行动。大规模出兵,向敌方进攻成语名字:大举进攻
成语发音:dà jǔ jìn gōng
成语繁体:大舉進攻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当代
反义词: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3回:“因吴佩孚此时目光,已从军事移到政治方面,也不大举进攻。”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大规模行动
成语例句:敌人大举进攻,红军奋起反抗
成语发音:dà jǔ jìn gōng
成语繁体:大舉進攻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当代
反义词: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3回:“因吴佩孚此时目光,已从军事移到政治方面,也不大举进攻。”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大规模行动
成语例句:敌人大举进攻,红军奋起反抗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成语解释: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成语名字: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成语发音:ài zhī yù qí shēng,wù zhī yù qí sǐ 成语繁体: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教学设计1 一、教学要求: 1、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二、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变化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观察能力,有战国策文言文
文言文《战国策》原文注释赏析 【提要】 战国时以公孙龙(著名的“白马非马”论的提出者)为代表的名家也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名不正,言不顺”。正名实际上也是正“实”的过程。名与实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名实相符,才能使名成其为名;名实不符,那么这个名就需要更改。正名实际上就是以本源的原则法理,来矫正被扭曲了的现实和时弊的过程。所以正名具有巨大的白发郎官
成语解释:指直到年老也没晋升的人成语名字:白发郎官 成语发音:bái fà láng guān 成语繁体:白發郎官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白首为郎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武故事》:“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年老没有地位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汉武帝去巡视郎署,见到两鬓斑白的郎官颜驷,就问他何时为郎官。颜驷说汉文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