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寓言 >
天赐养老钱
标签:善恶篇
2005-03-14 10:54:58寓言 105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一天早晨,一个农人挑了一担菜进城去卖,在街上,农人拾到一叠钱,他点了一下,共有15张。
回家后,农人把15张钱交给他母亲,他母亲说:"孩子,人家丢了钱。一定很着急,我们怎么能要人家的钱呢?赶快送还失主,说不定人家正找得着急呢!"这位农人按照母亲的吩咐,赶回拾钱的地方,等待失主来领。
在前面不远处,农人发现有一个人好像低着头在地上寻找什么东西,便连忙上前问他:"老弟,你丢了钱吧?这,我拾到了,现在还给你吧。"不等那人回答,农人便将15张钱全都给了那人。这时,有一些人围了上来,见此情景,有人提出,失主应给些赏钱给农人。不料,这个人却十分吝啬地说:"我丢失的原本是30张钱,现在才只找回来一半,我怎么能再分一些赏给他呢?"
农人觉得那人太不讲理,自己如数将钱归还给他,他不但不谢,反而有诬蔑自己贪了一半的意思。农人实在气愤不过,便跟那人争吵起来,两人互相扭着来到县衙门的堂上,他们各自向县令叙说事情的缘由。
县令听后,心里已有几分底了,他对那领钱人的行为颇为生气。县令派人将农人的母亲叫来,当面对质核实,证明农人说的情况属实。接着,县令让农人和那个领钱人各自具状。于是他们分别写道:"拾钱人的确是拾到15张钱钞","丢钱人确实是丢失了30张钱钞"。县令将两张状纸捏在手上,对失主说:"你丢的是30张钱钞,而他拾到的是15张钱钞,可见这钱不是你的钱,而是上天赐给这位贤良母亲的养老钱。假若他拾到的是30张,那就是你的了,你可以到别的地方去找你的钱吧!"
那人知道自己撒谎,自觉理亏,便也不敢再作狡辩,灰溜溜地离开了县衙。于是,县令把15张钱钞交给农人的母亲,说:"你是位贤德的母亲,这钱就归你了!"
人们听说了,都拍手叫好。
那位贤良的母亲教儿子将拾来的钱交还失主,反遭讹诈;贤明的县令又机智地将钱判送贤母,而那靠讹诈欺骗的人却不得好下场。所以,为人都应有一颗善良的心才好。
回家后,农人把15张钱交给他母亲,他母亲说:"孩子,人家丢了钱。一定很着急,我们怎么能要人家的钱呢?赶快送还失主,说不定人家正找得着急呢!"这位农人按照母亲的吩咐,赶回拾钱的地方,等待失主来领。
在前面不远处,农人发现有一个人好像低着头在地上寻找什么东西,便连忙上前问他:"老弟,你丢了钱吧?这,我拾到了,现在还给你吧。"不等那人回答,农人便将15张钱全都给了那人。这时,有一些人围了上来,见此情景,有人提出,失主应给些赏钱给农人。不料,这个人却十分吝啬地说:"我丢失的原本是30张钱,现在才只找回来一半,我怎么能再分一些赏给他呢?"
农人觉得那人太不讲理,自己如数将钱归还给他,他不但不谢,反而有诬蔑自己贪了一半的意思。农人实在气愤不过,便跟那人争吵起来,两人互相扭着来到县衙门的堂上,他们各自向县令叙说事情的缘由。
县令听后,心里已有几分底了,他对那领钱人的行为颇为生气。县令派人将农人的母亲叫来,当面对质核实,证明农人说的情况属实。接着,县令让农人和那个领钱人各自具状。于是他们分别写道:"拾钱人的确是拾到15张钱钞","丢钱人确实是丢失了30张钱钞"。县令将两张状纸捏在手上,对失主说:"你丢的是30张钱钞,而他拾到的是15张钱钞,可见这钱不是你的钱,而是上天赐给这位贤良母亲的养老钱。假若他拾到的是30张,那就是你的了,你可以到别的地方去找你的钱吧!"
那人知道自己撒谎,自觉理亏,便也不敢再作狡辩,灰溜溜地离开了县衙。于是,县令把15张钱钞交给农人的母亲,说:"你是位贤德的母亲,这钱就归你了!"
人们听说了,都拍手叫好。
那位贤良的母亲教儿子将拾来的钱交还失主,反遭讹诈;贤明的县令又机智地将钱判送贤母,而那靠讹诈欺骗的人却不得好下场。所以,为人都应有一颗善良的心才好。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张学友《遥远的她》歌词
《遥远的她》 随微风 轻轻吹送着落霞 我已习惯在 每个傍晚想她 让晚归的心 悄悄去看她 带给她我心中无数牵挂 就在雨夜分手 相对默默地没有留下一句话 望着她 孤独地走进茫茫夜色只有寂寞的雨2015年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
内容加密大含细入
成语解释:原指文章的内容,既包涵天地的元气,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形容文章博大精深。成语名字:大含细入 成语发音:dà hán xì rù 成语繁体:大含細入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汉·扬雄《解嘲》:“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间。”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文章等才华盖世
成语解释:盖:覆盖。才能很高;远远超出当代的人。成语名字:才华盖世 成语发音:cái huá gài shì 成语繁体:才華蓋丗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 产生年代:近代 近义词: 才华出众 反义词: 才疏学浅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他做宗人府主事时候,管宗人府的便是明善主人,是个才华盖世的名王。”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