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哀鸿遍野
标签:A
2020-03-14 16:53:43成语 7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哀鸿: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成语名字:哀鸿遍野
成语发音:āi hóng biàn yě
成语繁体:哀鴻遍野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啼饥号寒 饿蜉载道
反义词: 安居乐业 国泰民安
成语故事:哀鸿遍野成语故事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贬义,形容无家可归景象
成语例句:旧社会,每逢水灾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哀鸿遍野,一片凄凉。
成语发音:āi hóng biàn yě
成语繁体:哀鴻遍野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啼饥号寒 饿蜉载道
反义词: 安居乐业 国泰民安
成语故事:哀鸿遍野成语故事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贬义,形容无家可归景象
成语例句:旧社会,每逢水灾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哀鸿遍野,一片凄凉。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哀梨蒸食
成语解释: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成语名字:哀梨蒸食 成语发音:āi lí zhēng shí 成语繁体:哀棃蒸食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烝食不?’”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不识货 成语例句:这年头大有“哀梨蒸食”的人在 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金陵哀法律的谚语
1、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2、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3、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鲁纳 4、民众2020年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
内容加密残兵败卒
成语解释:残:残余的,不完整的;败:输。战败后剩余的兵卒。指被击溃的军队或势力成语名字:残兵败卒 成语发音:cán bīng bài zú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残兵败将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73回:“杨铁刀恃着凶勇,保了元太子及些残兵败卒,约有二千余众,向北而驰,被朱亮祖同廖永忠赶上。”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