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国学 >
制取墨的方法
2020-03-16 11:35:20国学 7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墨的主要原料是炭黑、松烟、胶等,是碳元素以非晶质型态的存在。通过砚用水研磨可以产生用于毛笔书写的墨汁,在水中以胶体的溶液存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墨的制取方法,欢迎大家分享。
墨的制取方法1
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最早记述制墨的方法。即:“用上好烟捣细,过筛;一斤烟末和上五两好胶,浸在梣树皮汁中,再加五个鸡蛋白,又将一两朱沙,二两犀香捣细和入,放入铁臼,捣三万下。每锭墨不超过二三两,宁可小,不可大”。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一书卷十六《丹青》篇的《墨》章,对用油烟、松烟制墨的方法有详细的叙述。墨烟的原料包括桐油、菜油、豆油、猪油、和松木;其中以松木占十分之九,其余占十分之一。
从制成烟料到最后完成出品,其中还要经过入胶、和剂、蒸杵等多道工序,并有一个模压成形的过程。墨模的雕刻就是一项重要的工序,也是一个艺术性的创造过程。墨之造型大致有方、长方、圆、椭圆、不规则形等。墨模一般是由正、背、上、下、左、右六块组成,圆形或偶像形墨模则只需四板或二板合成。内置墨剂,合紧锤砸成品。款识大多刻于侧面,以便于重复使用墨模时,容易更换。墨的外表形式多样,可分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边墨。
烧油取烟法
记载一:宋沈括发明用石油烟制墨:《梦溪笔谈》卷二十四记载:“延州境内出产石油,色如黑漆,燃烧后产生浓烟,帐篷沾上变黑;我扫取一些石油烟制墨,墨色又黑又亮,胜于松烟墨;于是大做起来,墨上刻以“延州石液”字样。这种墨将来必定大行于世,因为石油产于地下,源源不尽,不像松树,终有一天被采伐殆尽;如今齐鲁一带的松林,已被采伐殆尽,而太行山,北京西一带的松林只剩下幼树了”
记载二: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引苏东坡诗《欧阳季默以油烟墨二丸见饷各长寸许戏作小诗》云“书窗拾轻煤,拂帐扫余馥。辛勤破千夜,收此一寸玉”,解说是扫灯烟制墨。
记载三:(宋)赵彦卫《云麓漫钞》有一段文字记载烧桐油制墨法:“迩来墨工以水槽盛水,中列盆碗,燃以桐油,上覆以一碗,专人扫媒,和以牛胶,揉成之,其法甚快便,谓之油烟。或讶其太坚,少以松节油或漆油同取媒,尤佳。”
记载四:明《天工开物》记载的烧油取烟法:将桐油、清油或猪油放入油灯中点燃,油灯上方有铁盖收集油烟。每一位熟练的工人可以掌管200盏油灯,动作要敏捷,否则油烟过老。然后用鹅毛刷轻轻将铁盖表明层的油烟刷入纸片上,这是上等油烟,造出的墨精美有光泽。铁盖里层油烟,必须用力刮下的是次等油烟。每斤油可刮取约一两上等油烟。
烧松木取烟法
在地上搭长十几丈(1丈=3.3米)长的竹棚,用纸和草席密封,竹棚和地面联接处,用泥土密封。竹棚上每隔一段开一个烟孔,竹棚内用砖铺通烟道。
斩取松木必须将松树干底部钻洞,点火烤树干,让松香流净,即便残留一点松香,烧出的松烟,质量不好。将松木斩块堆入竹棚,从竹棚前端点火,连烧几天,松烟从竹棚前端向竹棚后端弥漫,待冷却后便可以入竹棚刮取松烟。从竹棚后段刮取的松烟叫清烟质量最好,供优质墨料,中段刮取的是二等松烟,叫“混烟”,用做普通墨;前段刮取的松烟叫“烟子”,供印刷用。
墨烟处理
明代文献中通用的有两个方法:
筛选法:用细绢筛将油烟或松烟筛选出细净均匀的墨烟。
沉淀法:油烟或松烟放入水池中,久浸沉淀,上层细而匀是精料。
配料
制墨的配料各家不同,常常秘而不宣。通常包括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 如丁香、紫草、秦皮、苏木、白檀、苏合香、珍珠等。各种配料有一千种以上。
捣练
将烟料和配料和成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或用铁锤锤击烟料团一万次成为墨团。
墨锭
将墨团分成小块放入铜模或木头模中,压成墨锭。墨锭形状有: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半月形、圆柱形、鸟兽型等;图案有弥勒佛、十二生肖、松、凤、鹤、鱼、鸟、花等。
墨的制取方法2
首先就是炼烟,炼烟就是从松脂或者油脂当中去提取出松烟和油烟,这两种物质是制作墨必须要得到的。在燃烧提取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要严格把控好火候和收烟的时间,这样才能够保证黑度、细度、油分和灰分。做好这一步之后就要合料了,合料其实就是把胶用文火熬制好然后在放入一些色素,使放入的色素和胶有一个充分的融合。并且还要用杵子把它给弄得均匀一些,这样才能够让整体变得非常的细腻均匀,这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墨。然后就是制作的过程了,也就是将墨过按照指定的规格揉搓好,然后放进墨膜里面,这一步也是为了让墨变成我们想要的各种模样,然后再在墨的上面添加一些文字啊或者是精美的图案。
当形状和图案都已经弄好了,之后就要将它利用平放、入灰或者是扎吊这三种方法晾干了。刚开始晾干的时候一定要不停的`人为的去翻动它,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墨自然晾干,并且表面非常的平整。并且晾干的环境要求也很高,不能够阳光直射,也不能有很大的风,更不能放在一个特别特别干燥的地方,一旦没有满足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这个墨就会裂开,里面也会非常的不匀称。
最后就要在墨的表面上利用一些材料进行描边的处理,这样不仅仅能够让整块墨变得更加的美观,也可以做好一个密封的作用。因为制作的过程以及制作材料导致的墨都是块状的,如果有需要就要加水将它调合成液体。
墨的制取方法3
1、传统的墨的制作方法“使用普通的墨,之后,缓和橡胶的香味”,再削树,松树的香味一枪止不住,“有一种病是用那种烟制作墨无法理解的”。每棵松树都散发着香味。在树根上开一个小洞,“然后全身都用奶油暖和了”,灯慢慢地烧了起来,有人烧了松烟,把松树切成了大小。鞠米是圆形物体。就像船的中华盖,千丈连绵,内外界面,都是纸片霜。
2、现代式墨的制作方法现代式墨的制作方法与明清以来的传统墨的制作方法没有太大差别,但使用的烟,药不如明清时代的高雅。因此,墨水的质量不如古墨,为了配合大众的购买力,要多取市场上容易到手的原料,用机器搅拌搅拌。普通香烟,最多的工业用油烟来自炼油后的重油。植物油用于灯火烟,按类别适当地混入矿山油烟。
3、粘着剂多用牛的粘着剂,是鱼贝类,阿拉伯树胶,或者化学合成塑料,丙烯酸橡胶等混合而成的,助剂一般添加樟脑,冰片,防腐剂,杀菌剂,化学香料,合成香料等,也就是所谓的“绿墨”,墨水的颜色添加了蓝色,花青素的色素,也就是所谓的“茶”。
4、五色墨水有红,黄,蓝,白,绿五色和白两种颜色。土壤,深红,蓝色等颜色实际上不仅仅是5种。这种墨水很有粘性,适合写字和画画,朱墨是最常用的墨水之一。用于修改或说明文件的文本。五颜六色的墨是由矿物粉磨成的。不是冒黑烟,而是加入比制造黑墨水更多的粘合剂,像黑色墨水一样制作。制作墨水时使用的主要原料大致分为黑烟,橡胶,香料,防腐剂,机器分散均匀混合而成。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参天贰地
成语解释:见“参天两地”。成语名字:参天贰地 成语发音:cān tiān èr dì 成语繁体:參天貳地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参天两地 成语出处:《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拘文牵俗,循诵习传,当世取说云尔哉!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成语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人 成语例句:东汉·班固《汉书·司马孙子兵法-虚实第六
原文:虚实第六 孙子曰: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大度包容
成语解释: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成语名字:大度包容 成语发音:dà dù bāo róng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 产生年代:近代 近义词: 宽容大度 宽宏大量 反义词: 小肚鸡肠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这事情自以为不办为是。倘若嫂夫人是大度包容的呢,自然没得话说。”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为人 成语例句:叶赫那拉八纮同轨
成语解释:指天下一统。八纮,指八方极远之地。成语名字:八纮同轨 成语发音:bā hóng tóng guǐ 成语繁体:八纮同軌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天下一统 成语出处:《晋书 武帝纪》:“廓清梁、岷、包怀扬、越,八纮同轨,祥瑞屡臻。”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统一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985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