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鉴赏诗词 >
(宋)杨亿
标签:南朝
2020-03-20 15:03:36鉴赏诗词 101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南朝①
(宋)杨亿
五鼓端门漏滴稀,夜签声断翠华飞。
繁星晓埭②闻鸡度,细雨春场射雉归。
步试金莲波溅袜,歌翻玉树涕沾衣。
龙盘王气终三百,犹得澄澜对敞扉。
注]①写作此诗时,宋朝刚刚和辽国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同时宋真宗崇尚浮华、沉湎女色,又正准备东封泰山的大典。②埭,堤坝。这里指玄武湖北堤,又名“鸡鸣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展现了这样一番景象:五更时节,宫殿正门报的鼓声响了。此时,宫女们就要起来梳妆。不一会儿,插有翠华旗的车驾,后面载着许多随从、宫女,便从宫中出发了。
B.首联中“夜签声断”使用陈文帝的典故,陈文帝让人将告时更签用力投于石阶,出响亮的声音,以使自己惊醒。这里体现南朝帝王的自强不息。
C.颈联上句化用曹植《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二语,形容妃子姿态轻轻柔,宛若神仙。这里也侧面体现南朝帝王沉湎酒色。
D.颈联下句中“玉树”出自陈后主的词“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涕沾衣”暗含了作者对南朝衰亡的悲伤情绪。
2.“龙盘王气终三百,犹得澄澜对敞扉”作者是如何抒发自己丰富的感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1.B“这里体现南朝帝王的自强不息”分析错误,“夜签”使用的是陈文帝的典故,而“声断”则喻指这种行为已经见远了,表达出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
2.(1)用典(化用),用庾信《哀江南赋》“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表达对南朝王气最终由于帝王的骄奢淫逸而消散无踪的悲叹;(2)以景结情。结句用澄澈的江水表达诗人对自然永恒,人事代谢的历史兴亡之感;(3)借古讽今。借南朝灭亡讽谏当朝统治者汲取南朝教训,不要蹈南朝覆辙。
(宋)杨亿
五鼓端门漏滴稀,夜签声断翠华飞。
繁星晓埭②闻鸡度,细雨春场射雉归。
步试金莲波溅袜,歌翻玉树涕沾衣。
龙盘王气终三百,犹得澄澜对敞扉。
注]①写作此诗时,宋朝刚刚和辽国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同时宋真宗崇尚浮华、沉湎女色,又正准备东封泰山的大典。②埭,堤坝。这里指玄武湖北堤,又名“鸡鸣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展现了这样一番景象:五更时节,宫殿正门报的鼓声响了。此时,宫女们就要起来梳妆。不一会儿,插有翠华旗的车驾,后面载着许多随从、宫女,便从宫中出发了。
B.首联中“夜签声断”使用陈文帝的典故,陈文帝让人将告时更签用力投于石阶,出响亮的声音,以使自己惊醒。这里体现南朝帝王的自强不息。
C.颈联上句化用曹植《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二语,形容妃子姿态轻轻柔,宛若神仙。这里也侧面体现南朝帝王沉湎酒色。
D.颈联下句中“玉树”出自陈后主的词“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涕沾衣”暗含了作者对南朝衰亡的悲伤情绪。
2.“龙盘王气终三百,犹得澄澜对敞扉”作者是如何抒发自己丰富的感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1.B“这里体现南朝帝王的自强不息”分析错误,“夜签”使用的是陈文帝的典故,而“声断”则喻指这种行为已经见远了,表达出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
2.(1)用典(化用),用庾信《哀江南赋》“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表达对南朝王气最终由于帝王的骄奢淫逸而消散无踪的悲叹;(2)以景结情。结句用澄澈的江水表达诗人对自然永恒,人事代谢的历史兴亡之感;(3)借古讽今。借南朝灭亡讽谏当朝统治者汲取南朝教训,不要蹈南朝覆辙。
上一篇:陈子龙《渡易水》阅读
下一篇:员工保密协议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狗猛酒酸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为了招徕生意,他总是将店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将酒壶、酒坛、酒杯之类的盛酒器皿收拾得清清爽爽,而且在门外还要高高挂起一面长长的酒幌子,上书"天下第一酒"几个大字。远远看去,这里的确像个会做生意的酒家。然而奇怪的是,他家的酒却很少有人问津,常常因卖不出去而使整坛整坛的酒搁酸了,变质了,十分可惜。 这个卖酒的宋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于是向左邻右舍请教这好的酒竟然八音遏密
成语解释: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遏:阻止;遏密:指皇帝死后停止演奏音乐。各种乐器停止演奏。指国家元首去世成语名字:八音遏密 成语发音:bā yīn è mì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遏密八音 成语出处:《尚书 舜曲》:“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成语用法:作主语、谓语;指国家元首去世 成语例句:奉梓南归四载迟,八音遏密寄哀思。★柳亚子《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志哀》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成语解释:大匠: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巧:灵巧。高明的匠人只能教人规矩,不能使人心灵手巧。指必须要主观努力,不能单依靠客观条件成语名字: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成语发音:dà jiàng néng yǔ rén guī jǔ,bù néng shǐ rén qiǎo 成语繁体:大匠能與人規榘,不能使人巧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梓匠轮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刘禹锡《秋词(其一)》阅读
【甲】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8、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学习古诗离不开朗诵,上面两首写秋天的诗歌,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诵呢?请分别说明理由。 答:示例:我会用悲伤低缓的语调朗诵甲诗,因为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985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