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鉴赏诗词 >
《南乡子·风雨满苹洲》阅读
2020-03-20 15:30:15鉴赏诗词 188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南乡子
陈 亮①
风雨满苹洲。绣阁银屏一夜秋。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怎对烟波不泪流。
天际目归舟。浪卷涛翻一叶浮。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宋玉②方悲庾信③愁。
【注】①陈亮,南宋爱国词人,政治上力主抗金。②宋玉,楚国诗人,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③庾信,南北朝时期文学家,祖籍南方,后半生居于北方,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开篇两句,既点明时令,也营造出凄清冷寂的氛围,奠定全词基调。
B.词人对比往昔欢聚的情景和如今独对烟波的处境,不由得潸然泪下。
C.下片紧承上片的烟波,写到浪卷涛翻,舟中的人心魂不定,情寓其中。
D.词人将秋景之悲凉与心境之苦楚融为一体,自然贴切,读来令人动容。
2.从全词看,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
1.C【解析】“舟中的人”理解错误。“天际目归舟”,意思是诗人远望一叶扁舟,用此来形容自己的心魂不定。
2.①怀人之愁。上片通过不知“当日袜尘何处去”以及面对烟波流泪等内容,写出主人公对故人的怀念。②家国之恨。全词最后一句写宋玉的“悲”和庾信的“愁”,包含了怀念故国、力图早日恢复故国山河的复杂情感。(每点3分)
陈 亮①
风雨满苹洲。绣阁银屏一夜秋。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怎对烟波不泪流。
天际目归舟。浪卷涛翻一叶浮。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宋玉②方悲庾信③愁。
【注】①陈亮,南宋爱国词人,政治上力主抗金。②宋玉,楚国诗人,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③庾信,南北朝时期文学家,祖籍南方,后半生居于北方,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开篇两句,既点明时令,也营造出凄清冷寂的氛围,奠定全词基调。
B.词人对比往昔欢聚的情景和如今独对烟波的处境,不由得潸然泪下。
C.下片紧承上片的烟波,写到浪卷涛翻,舟中的人心魂不定,情寓其中。
D.词人将秋景之悲凉与心境之苦楚融为一体,自然贴切,读来令人动容。
2.从全词看,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
1.C【解析】“舟中的人”理解错误。“天际目归舟”,意思是诗人远望一叶扁舟,用此来形容自己的心魂不定。
2.①怀人之愁。上片通过不知“当日袜尘何处去”以及面对烟波流泪等内容,写出主人公对故人的怀念。②家国之恨。全词最后一句写宋玉的“悲”和庾信的“愁”,包含了怀念故国、力图早日恢复故国山河的复杂情感。(每点3分)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霸王风月
成语解释: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成语名字:霸王风月 成语发音:bà wáng fēng yuè 成语繁体:霸王風月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今主上催花,与众不同,能用火攻,可谓‘霸王风月’了。” 成语用法:作宾语;指粗暴作风 成语例句:今主上催花,与众不同,纯用火攻,可谓“霸王风月”了。(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小升初感想作文
小升初感想作文1 4月30日和五月一日,吉林市的小升初拉开序幕。我自然都报了名,结果很好,免了择校费。 这几天,什么与课内知识无关的一定会遭到严厉打击。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考完了试,什么事都没有了,我们可以放松几天了,但只是几天,还有零起点考试,分班考试呢,照样很紧张。 小升初一般出的题都挺难的,还好我基本上都会。听说小升才识过人
成语解释:才能和见识超过一般人。成语名字:才识过人 成语发音:cái shí guò rén 成语繁体:才識過人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才气过人 成语出处:元 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果然不干我事,是兄弟才识过人。”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才识 成语例句: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3回:“况他才识过人,又肯礼贤下士,将来事挨家按户
成语解释:挨:依次,顺次。一家一户,户户不漏成语名字:挨家按户 成语发音:āi jiā àn hù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当代 近义词: 挨家挨户 挨门逐户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自从他作了副里长,随着白巡长挨家按户地收铜铁,他的美誉便降落了许多。” 成语用法:作状语、定语;形容不漏掉一户 成语例句:她挨家按户地发送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