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文言文 >
《徐有功廷争》
2020-03-21 10:57:27文言文 25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原文:徐大理有功,每见武后杀人,必据法廷争。尝与武后反复,辞色愈厉,后大怒,令拽出斩之,犹回顾曰:“臣身虽死,法终不可改。”至市临刑得免,除为庶人。如是再三,终不挫折。朝廷倚赖,至今犹记之。其子预选,有司皆曰:徐公之子,岂可拘以常调者乎?
译文:徐有功大人每当见到武则天快要杀人了,一定会依据法律在朝廷上同皇帝争论是非。曾经他同武则天再三争论,言词和态度越来越严厉,武则天大怒,令人把他拖出去斩首,他还回头大叫:“即使我死了,法律也是不会改变的。”到了刑场,临刑时才被赦免死罪,但还是免了他的官贬为庶人。这样好几次,他都不屈服。朝廷因为他的持正不阿,到现在还怀念他。
徐大理有功:(徐有功曾任大理寺卿——最高法官)
1.色:神情,态度。
2.据:依据
3.尝:曾经
4.犹:还是。
5.顾:看。
6.至:到达。
7.市:刑场。
8.拽(yè ):拖,拉。
9.挫折:屈服。
文中徐大理(徐有功)具有怎样的品质?
徐大理(徐有功)是个不服于强权,秉公执法的人。
节选【原文】
徐大理有功每见武后将杀人,必据法廷争。尝与后反复,辞色逾厉,后大怒,令拽出斩之,犹回顾曰:“身虽死,法终不可改。”至市,临刑得免,除名为庶人。如是者三,终不挫折。朝廷倚赖,至今犹怀之。
【翻译】
大理丞徐有功,每遇到武则天将要杀人,必定根据案情依照律法当着朝廷众官面前提出争辩。曾经与则天后反复辩解,言辞声气越来越厉害。有次,武则天真的恼火了,下令把徐有功押出去斩了。徐有功被拽走时还回顾头来说:“我虽然被杀了,国家的律法绝不可更改。”到了刑场,临近用刑又被赦免,而被免去官职,成为百姓。就这样上上下下有过三次,一点都没有使徐有功屈服。当时朝廷上不少官员都依赖他仗义执言,至今还念念不忘。
上一篇:《内宴奉诏作》阅读原文
下一篇:《三国志·魏书·徐晃传》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测试3
大块朵颐
成语解释: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朵颐:鼓动腮颊;即大吃大嚼)。成语名字:大块朵颐 成语发音:dà kuài duǒ yí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穷奢极侈 反义词: 食淡衣粗 节衣缩食 成语出处:《周易 颐》:“观我朵颐,凶。” 成语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例句:有经验的报纸编辑常常把编好的一个版面,比作办好一桌筵席,要大盆小盆,甜酸苦辣,搭配德比才重要
阳虎的学生在天下为官的,比比皆是。可是有一次阳虎在卫国却遭到官府通缉,他四处逃避,最后逃到北方的晋国,投奔到赵简子门下。 见阳虎丧魂落魄的样子,赵简子问他说:"你怎么变成这样子呢?" 阳虎伤心地说:"从今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培养人了。" 赵简子问:"这是为什么呢?" 阳虎懊丧地说:"许多年马戴《落日怅望》李益《过五原胡儿饮马泉》阅读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① [唐]李益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注】①唐代五原县属盐州,今为内蒙古五原。中唐时,这里是唐和吐蕃反复争夺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