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文言文 >
狮子王与豺
标签:小学
2020-03-21 11:04:26文言文 17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原文
曩有狮子王,于深山攫一豺,将食之。豺曰:“请为王月送二鹿以自赎。”狮子王悦。豺以时而进,已亦攫得狸、兔自存。期年,鹿尽,豺无可送者。狮子王遇豺,曰:“汝杀众生亦多矣!今次至汝,汝其图之!”豺无以对,遂为狮所食。
译文
以前有一只在山上当王的狮子,一天在深山中抓到了一只豺狼,准备吃掉它。豺狼说:“我请求为大王以每月送来两只鹿来赎回我的命。”狮子王很高兴。豺狼按照约定每月给狮子王送去了鹿,自己也靠捕获狐狸、兔子等维生。一年之后,鹿都被吃光了,豺狼没有什么可以送给狮子了。一天狮子遇到豺狼,说:“你杀了太多生命了!现在轮到你了,你还是好好考虑怎么办吧!”豺狼无言以对,于是被狮子吃掉了。
编辑本段注释
1、其:作语气副词用,相当于“还是”。
2、曩(nǎng):以前。
3、攫:捕获。
4、亦:也。
5、为:被。
6、存:活。
7、汝:你。
上文中的“期年”是指:①不到一年;②一年;③一年多;④好几年。选择②
(4)成语“置若罔闻”:
“罔”,解释为没有;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放在一边,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毫不关心,不予理解。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豺以时而进:豺按时进贡。
②今次至汝,汝其图之:今天轮到你了。你还是好好考虑这事儿吧!
③豺无以对:豺狼没话可说。
寓意:
助纣为虐,到头来恶果自食!
上一篇:《郑人逃暑》
下一篇:《内宴奉诏作》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曾参杀人
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顷刻间,一股"曾参杀了人"的风闻便席卷了曾子的家乡。 第一个向曾子的母亲报告情况的是曾家的一个邻人,那人没有亲眼看见杀人凶手。他是在案发以后,从一个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名叫曾参的。当那个邻人把"曾参杀了人"的消息告诉曾子的母亲时,并没有引起预想的那种反应。曾子的母亲一向引以为骄傲的孙子兵法-虚实第六
原文:虚实第六 孙子曰: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猜三划五
成语解释:喝酒时划拳行酒令成语名字:猜三划五 成语发音:cāi sān huà wǔ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近代 近义词: 猜拳行令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3回:“差人道:‘今日且吃酒,明日再说。’当夜猜三划五,吃了半夜。”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行酒令真假《圣教序》
宋代有位学者名叫石才叔,写得一手好文章。他在平时博览群书,见多识广,且收藏着许多图书的古迹珍品。 其时,文彦博在长安做统兵官,他听说石才叔家收藏有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的亲笔字帖《圣教序》,于是亲自到石才叔家请求借回一阅。石才叔欣然允诺,将那份珍贵的字帖借给了文彦博。 文彦博将字帖拿回家中,反复欣赏揣摩,看了又看,爱不释手,便索性叫家里的弟子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