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文言文 >
智子疑邻
标签:小学
2020-03-21 16:54:06文言文 42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智子疑邻
朝代:先秦
作者:韩非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
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韩非子·说难》名篇《智子疑邻》,说明交浅不能言深的世故教训。高分网整理了《智子疑邻》阅读题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习题。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解释加点的字。
①其子曰 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邻人之父亦云 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暮而果大亡其财 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而疑邻人之父 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言句子。
①天雨墙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家甚智其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主旨,至少有两种角度的解释。请按要求填空:
①从消极方面来说,这篇文章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积极方面来说,这篇文章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子疑邻》阅读答案
1.①他的 ②说 ③丢失 ④的
2.①天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②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
3.①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 ②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拔帜树帜
成语解释: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成语名字:拔帜树帜 成语发音:bá zhì shù zhì 成语繁体:拔幟樹幟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拔帜易帜 成语出处:见“拔赵帜易汉帜”。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战胜对方 成语例句:拔帜树帜燃列炬,中丞盼断关山尘。★清·林寿图《谭军门以饥军三营至凤翔与犒一餐是夜报夺上关寄呈刘中丞》诗 成语故事:安身之地
成语解释: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成语名字:安身之地 成语发音:ān shēn zhī dì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安身之处 立足之地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成语用法:作宾语;指栖身的地方 成语例句: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8回:邻人献玉
魏国的一个农夫有一次在犁田时突然听到一声震响。他喝住耕牛,刨开土层一看,原来是犁铧撞上了一块直径一尺、光泽碧透的异石。农夫不知是玉,所以跑到附近田里请邻人过来观看。那邻人一看是块罕见的玉石,于是起了歹心。他编了一套谎话对农夫说:"这是个不祥之物,留着它迟早会生祸患。你不如把它扔掉。"农夫一时还拿不定主意。他心想:"这么漂亮的一块石头,假如不是怪石,扔掉了多么可惜。"农夫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决定把蔼然仁者
成语解释:对人和善的有仁德的人。成语名字:蔼然仁者 成语发音:ǎi rán rén zhě 成语繁体:藹然仁者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 产生年代:当代 成语出处:朱自清《儿女》:“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是‘蔼然仁者’之言。”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好人 成语例句: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是‘蔼然仁者’之言。(朱自清《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