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古人列传 >
素书-求人之志章第三
2019-12-03 14:10:31古人列传 79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求人之志章”:求者,是觅求、寻找之意。其主旨是说欲成大业,须得其人,要得其人,先知其志向,故以“求人之志”为章名。
本章共列一十八条,总归八个方面。也就是将这八个方面作为“求人之志”的标准。“求人之志”的八个标准是:
一、清白无污、公正无私的廉洁。二、知多见广、修身建德 的博学。三、善于用人、任材使能的胸怀。四、通权达变、足智 多谋的才质。五、藏器于身、谨言慎行的耐心。六、坚定不移、刚直宏大的魄力。七、自强不息、勤劳不倦的精神。八、温柔谦和、恭俭退让的品德。
“志不可以妄求”,求必有所依。本章所举的一十八条,正是“求人之志”的标准。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
*:嗜:过分的贪求与爱好。
*:累:烦赘,苦恼。
重于外者拙于内,本来的天性,自然圆明,无私无挂,何累之有?只因后天的情欲逞狂,占据了先天性体的阵地,喧宾夺主,以致“烦劳妄想,忧苦神心”,劳劳碌碌,疲惫苦累。要得解脱此累,必须断绝七情(喜、怒、哀、乐、悲、恐、惊),遣除六欲,让本来圆明的性体,复返其真。
抑非损恶,所以让过;
*:抑:压仰。
*:过:错妄,罪过。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既知“祸福无门,唯人自招”,欲免自身罪咎,必压抑往昔放僻邪侈的非理之为,减损当日妨国害民的不义之恶。如此,天将佑之,民将助之,罪过不禳而自消,祸患不祷而自免。
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贬:抑制。
*:阙:缺,空。
*:污:垢。
酒能乱人之心性,色能污人之身行。性乱神昏,则放荡无羁;身染污垢,则众人厌弃。故少喝酒,少刺激,心神才能清明无垢;减缺色欲,人的身行才能纯洁无污。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
*:误:误讹,谬误。
早离不正不当的嫌事,远避不明不白的疑忌,在处事做人上,可免除差错和谬误。是非之地,避而不往,免人猜疑。如瓜田李下等处即是。当然,如果已经被人猜疑也应泰然处之,“见嫌而不苟免”。
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博:多闻,丰富。
*:切:贴近,切合。
天地之间,有无穷无尽的事物,随之各有无穷无尽的妙用。欲晓其精微,不离多闻、多见、多学、多问。以此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高行:即高尚的操行。
何为“微言”?即低调、少语,不狂不妄,端方正直,清谦高洁,循密慎独,不吹不擂。故老子曰:“尊行可以加人。”既此,言无狂妄,行贵真诚,以此严其操行,是为修身之要领。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
在人事应对上能庄严恭敬,在事业上能勤奋俭朴,在处事上能虚心廉让,在用财上能省略节约。以此修身,则身能长载久安;以此守家,则家道和睦永宁;以此守业,则事业稳妥顺利。
深计远虑,所以不穷;
*:计:策略。
*:穷:竭尽。
谋事要有方法和策略,但还要看用的方法和策略是全面,还是只顾一隅,是否能长期有效,还是侥幸一时。既此,谋事不但要有策略,而且还须深谋远虑,如此才能使之周遍永恒,极无穷尽。
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颠:倒垮,败,颓。
常和仁义君子亲近,再与正直贤良者交友。如此,不但能引导做人,亦可挽救以往的失败。孟子能成圣者,与孟母择邻不无关系。
近恕笃行,所以接人;
*;恕:宽恕,以己推人。
*:笃:厚实,真诚,纯一。
常以宽容饶人,再以己之心推人之心戴人,在行为上真诚不妄,宽实纯朴。如此,则人人可以接近。
任材使能,所以济务:
德才兼备的人,本来就有通权达变的本领,遇事能应变处理,所以只给他委任职责,不可随意支使。如随意支使,就失去了他本人的主体作用。
有能力的人,有所长,也有所短,所以要根据他的所长,随其支使。
瘅恶斥谗,所以止乱;
*:瘅:憎恨。
*:谗:说人坏话。
不道不德、不仁不义、妨国害民的行为,称为恶。说人坏话、奸人之私、离人骨肉、拨弄是非、破人和气的言论,属“谗言”。天下的不宁,民间的混乱不安,多因是非颠倒,黑白混淆之所然。欲得天下太平,国家大治,人民安乐,就必须把恶人恶事当作病态一样地憎恨和痛击,还要驱除不务真诚、专尚谗言的人。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
古往今来,时光有变,事理有异。古有成功者,亦有失败者。尧舜以仁政理天下,以德感万民,四海宾服,天下宁静。桀纣贪淫无道,涂炭生灵,诸侯反叛,身丧国亡。既此,欲知成败之果,推古人之变迹,可验当今之存亡,知古以鉴今,这样做人理事方可不惑而有方。
先揆后度,所以应卒;
*:揆:揣测。
*:度:尺码,度量。
首先揣测事物的深浅、轻重,然后度量事物的长短、远近,揆其得失,度其可否,以此作为准则,以一事之长短,可以揆度万事之得失。度时审势,胜券在握。
设变致权,所以解结;
*:变:反映事物的转化、变化、变态等。
*:权:是衡量、谋划。
事物有正常不可变的义理、法则和原则,但仍要设想到事物 因时势之变而偶然需要的变化,再加上权衡而谋划。如此,则能释解其事物的死板与纠结。如一年有寒熟冬夏的气候变化,再以四时八节、二十四气的节度权衡轻重,就不止于死结寒热之中。
括囊顺会,所以无咎;
*:括:收、扎。
*:囊:口袋。
*:咎:灾祸。
在时势危险,社风不正,民俗昏乱的情况下,应当谨言慎行,举止顺应着大局,这样才能免罹祸殃。
《周易·坤卦》云:“括囊,无咎,无誉。”意即:六四爻在上卦之下、下卦之上而不得中,象征着正人君子虽然品行端正,但不得中,况且阴柔过甚,靠近君主的臣位是危险的地位。在此情况下,只得将口袋扎紧,顺从而已,如此方可免除祸患。
撅撅梗梗,所以立功;
*:撅撅:根深蒂固。
*:梗梗:强硬,挺直。
有了脚踏实地、撅然不动、富贵不能淫其志、贫贱不能移其 志的气概,有了梗然刚毅,逢难不能桡其心,遇险不能曲其志的 魄力,必可成就事业,建立功勋。
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孜孜:勤勉不怠。
*:淑淑:温雅善良。
自强不息,勤恳不倦,温雅善良,恭俭廉让,可以善终如始。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八字打开
成语解释:象“八”字那样,撇、捺向两边分开。原意是放着正路不走,却走歪门邪道。也形容门路很宽。成语名字:八字打开 成语发音:bā zì dǎ kāi 成语繁体:八字打開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开门见山 反义词: 云遮雾罩 成语出处:宋 朱熹《与刘子澄书》:“近日因看《大学》,见得此意甚分明。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但人自不领会,却向外狂走耳。”八难三灾
成语解释: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成语名字:八难三灾 成语发音:bā nàn sān zāi 成语繁体:八難三災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近代 近义词: 三灾八难 三灾六难 反义词: 大富大贵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但有些八难三灾,一心斋戒。”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多灾多难 成语例句:人总免不了八难大经大法
成语解释:根本的原则和法规。成语名字:大经大法 成语发音:dà jīng dà fǎ 成语繁体:大經大灋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唐·韩愈《与孟尚书》:“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例句:《经》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坤定而后地平天成;女大须嫁,男大须婚,男女别后夫义妇顺。’这是大圣大贤的大经大法。★《儿女英参前倚衡
成语解释:意指言行要讲究忠信笃敬,站着就仿佛看见“忠信笃敬”四字展现于眼前成语名字:参前倚衡 成语发音:cān qián yǐ héng 成语繁体:參前倚衡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论语 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一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