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安乐窝
标签:A
2020-03-28 09:46:30成语 7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成语名字:安乐窝
成语发音:ān lè wō
成语繁体:安樂窩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宋 邵雍《无名公传》:“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舒适的家
成语例句:疏帘竹簟山茶碗,此是幽人安乐窝。(宋 辛弃疾《题鹤鸣亭》诗)
成语发音:ān lè wō
成语繁体:安樂窩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宋 邵雍《无名公传》:“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舒适的家
成语例句:疏帘竹簟山茶碗,此是幽人安乐窝。(宋 辛弃疾《题鹤鸣亭》诗)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把臂入林
成语解释:把:指挽着;林:山林。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成语名字:把臂入林 成语发音:bǎ bì rù lín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谢公道:‘豫章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 成语用法:作谓语;指与朋友一起归隐 成语例句:清·王韬《自序》:“使蒲君留仙见之,必欣然把臂入林。”儿童启蒙千家诗摘选
儿童启蒙千家诗摘选四首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才高七步
成语解释:形容才思敏捷。成语名字:才高七步 成语发音:cái gāo qī bù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才高八斗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文才 成哀鸿遍野
成语解释:哀鸿: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成语名字:哀鸿遍野 成语发音:āi hóng biàn yě 成语繁体:哀鴻遍野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啼饥号寒 饿蜉载道 反义词: 安居乐业 国泰民安 成语故事:哀鸿遍野成语故事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鸿雁》:“鸿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