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安内攘外
标签:A
2020-03-28 09:49:32成语 68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成语名字:安内攘外
成语发音:ān nèi rǎng wài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抽薪止沸
成语出处: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从事物内部入手解决问题
成语例句:安内攘外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成语发音:ān nèi rǎng wài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抽薪止沸
成语出处: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从事物内部入手解决问题
成语例句:安内攘外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介之推不言禄
【原文】 《介之推不言禄①》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②;禄亦弗及③。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⑤。天未绝晋,必将有主⑥。主晋祀者,非君而谁⑦?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已力,不亦诬乎⑧?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⑨?下义其罪,上赏其奸⑩;上下相蒙,难与处矣。”⑾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成语解释: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相转化,灾祸与幸福互为因果成语名字: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成语发音:ān wēi xiāng yì,huò fú xiāng shēng 成语繁体:安危相易,禍福相生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成语例句:章炳麟《菌说材雄德茂
成语解释:指才德杰出。成语名字:材雄德茂 成语发音:cái xióng dé mào 成语繁体:材雄惪茂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反义词: 材轻德薄 成语出处:唐 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其监统中贵,必材雄德茂,荣耀宠光,能俯达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后为之。”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为人描写天气和农业的谚语
1、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2、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3、十雾九晴。 4、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5、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6、夜星繁,大晴天。 7、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