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安身之处
标签:A
2020-03-28 10:15:08成语 68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成语名字:安身之处
成语发音:ān shēn zhī chù
成语繁体:安身之處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安身之地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成语用法:作宾语;指栖身的地方
成语例句:能够找到职业,找到安身之处,该是多么令人高兴啊。(杨沫《青春之歌》第三章)
成语发音:ān shēn zhī chù
成语繁体:安身之處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安身之地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成语用法:作宾语;指栖身的地方
成语例句:能够找到职业,找到安身之处,该是多么令人高兴啊。(杨沫《青春之歌》第三章)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才气无双
成语解释:英勇的气慨,天下没有第二个人。成语名字:才气无双 成语发音:cái qì wú shuāng 成语繁体:才氣無雙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才气过人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才能 成语例句:世事几如人意,儒冠还负身谋。叹天安分知足
成语解释: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成语名字:安分知足 成语发音:ān fèn zhī zú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知足常乐 成语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人当知足》:“其安分知足之意终身不渝。”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处世 成语例句:这吴推官若是安分知足的人,这也尽叫是快活的了。(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一回)孙子兵法-行军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拔地摇山
成语解释:翻动大地,摇撼山岳。形容声势极大。成语名字:拔地摇山 成语发音:bá dì yáo shān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地动山摇 成语出处:明 郭勋《英烈传》第49回:“乌龙镇上驻不得赤龙舟,搅得翻江震海;大全港中做不得周全事,空教拔地摇山。”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声势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