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拔本塞源
2020-03-28 14:21:07成语 89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成语名字:拔本塞源
成语发音:bá běn sè yuán
成语繁体:拔本僿源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拔本塞原 本末倒置
成语出处:《晋书 慕容垂载记》:“将军欲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者,自可任将军兵势,何复多云。”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行为
成语例句:这也是个好办法,而且简单易行,不过还不是拔本塞源之计。(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
成语发音:bá běn sè yuán
成语繁体:拔本僿源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拔本塞原 本末倒置
成语出处:《晋书 慕容垂载记》:“将军欲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者,自可任将军兵势,何复多云。”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行为
成语例句:这也是个好办法,而且简单易行,不过还不是拔本塞源之计。(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大节不夺
成语解释: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成语名字:大节不夺 成语发音:dà jié bù duó 成语繁体:大節不奪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大节不可夺 反义词: 卑躬屈节 成语出处:《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成语用法:作定语;指有气节三人成虎
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起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启程赴赵都邯郸。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庞恭又问:"如果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信。"庞恭紧接着追问了一句道:"如果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相信?"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大渐弥留
成语解释:大渐:病危;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指病重将死。表示病危将死。成语名字:大渐弥留 成语发音:dà jiàn mí liú 成语繁体:大漸彌畱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临终之际 成语出处:《尚书 顾命》:“疾大渐,惟几,病日臻,既弥留。南朝 梁 萧统《文选 王俭〈诸渊碑文〉》:“景命不永,大渐弥留。 成语用法:作定语;指病危将死 成语例句:既而天机忽爽,大渐弥留。咏怀古迹·摇落深知宋玉悲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