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拔本塞源
2020-03-28 14:21:07成语 129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成语名字:拔本塞源
成语发音:bá běn sè yuán
成语繁体:拔本僿源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拔本塞原 本末倒置
成语出处:《晋书 慕容垂载记》:“将军欲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者,自可任将军兵势,何复多云。”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行为
成语例句:这也是个好办法,而且简单易行,不过还不是拔本塞源之计。(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
成语发音:bá běn sè yuán
成语繁体:拔本僿源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拔本塞原 本末倒置
成语出处:《晋书 慕容垂载记》:“将军欲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者,自可任将军兵势,何复多云。”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行为
成语例句:这也是个好办法,而且简单易行,不过还不是拔本塞源之计。(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安贫乐道
成语解释: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成语名字:安贫乐道 成语发音:ān pín lè dào 成语繁体:安貧樂道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安贫守道 反义词: 为所欲为 胡作非为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大福不再
成语解释:福:幸福;再:第二次。大福不会再次来临。指幸运的事情不可期望再来成语名字:大福不再 成语发音:dà fú bù zài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福无双至 反义词: 祸不单行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三年》:“大福不再,祗取辱焉。”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爱素好古
成语解释: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成语名字:爱素好古 成语发音:ài sù hào gǔ 成语繁体:愛素好古 产生年代:古代 反义词: 阿世趋俗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不赶时髦 成语例句:清·黄丕烈《跋》:“俾知爱素好古,昔有其人。”2012年高考化学试卷(大纲版)(解析卷)
内容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