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拔剑论功
标签:B
2020-03-28 14:43:17成语 97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指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成语名字:拔剑论功
成语发音:bá jiàn lùn gōng
成语繁体:拔劍論功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语出《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争论激烈
成语例句:当时拔剑论功者,矢口何人说纪生。★金·元好问《读纪信传》诗
成语发音:bá jiàn lùn gōng
成语繁体:拔劍論功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语出《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争论激烈
成语例句:当时拔剑论功者,矢口何人说纪生。★金·元好问《读纪信传》诗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楚王的宽容
一次,楚庄王因为打了大胜仗,十分高兴,便在宫中设盛大晚宴,招待群臣,宫中一片热火朝天。楚王也兴致高昂,叫出自己最宠爱的妃子许姬,轮流着替群臣斟酒助兴。 忽然一阵大风吹进宫中,蜡烛被风吹灭,宫中立刻漆黑一片。黑暗中,有人扯住许姬的衣袖想要亲近她。许姬便顺手拔下那人的帽缨并赶快挣脱离开,然后许姬来到庄王身边告诉庄王说:"有人想趁黑暗调戏我,我已拔下了他的帽缨,请大王快吩咐点裁长补短
成语解释:裁:剪裁。指吸收别人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成语名字:裁长补短 成语发音:cái cháng bǔ duǎn 成语繁体:裁長補短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截长补短 成语出处: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下卷:“安道诗虽嫩弱,有清上之句。裁长补短,袁彦伯之亚乎?”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取长补短 成语例句:裁长补短的做法不可取素书-原始章第一
黄石公原在庄襄王中担任股肱大臣,辅佐幼帝有功。后在帝国皇宫中被收为门客谋臣,是专门研究兵法的大学士,曾用名“方衍”。宰相吕不韦主编的古代百科全书式著作《吕氏春秋》中“论威”、“决策”、“三略”等诸篇兵法,都是黄石公撰写。后受吕不韦与秦皇逼交《太公兵法》之害,又看透他们狼狈为奸的暴政手段,才弃仕与另三位大臣一道归隐商山,这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商山四皓”之称呼。安分知足
成语解释: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成语名字:安分知足 成语发音:ān fèn zhī zú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知足常乐 成语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人当知足》:“其安分知足之意终身不渝。”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处世 成语例句:这吴推官若是安分知足的人,这也尽叫是快活的了。(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