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拔旗易帜
标签:B
2020-03-28 14:54:40成语 80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旗:旗帜;易:换。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成语名字:拔旗易帜
成语发音:bá qí yì zhì
成语繁体:拔旗易幟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拔帜易帜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成语用法:作谓语;指取代
成语例句:我已经无能为力了,趁早拔旗易帜,让别人干吧
成语故事:
西汉初年,韩信率汉军攻打赵军,即将到达井陉口,先挑选轻骑2000人,人持一红色旗帜,抄小路埋伏在赵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引诱赵军。赵军倾巢而出,汉军佯败而退,先前埋伏的士兵冲进赵军营中挂上汉军红旗,赵军因此大败。
成语发音:bá qí yì zhì
成语繁体:拔旗易幟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拔帜易帜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成语用法:作谓语;指取代
成语例句:我已经无能为力了,趁早拔旗易帜,让别人干吧
成语故事:
西汉初年,韩信率汉军攻打赵军,即将到达井陉口,先挑选轻骑2000人,人持一红色旗帜,抄小路埋伏在赵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引诱赵军。赵军倾巢而出,汉军佯败而退,先前埋伏的士兵冲进赵军营中挂上汉军红旗,赵军因此大败。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安神定魄
成语解释:安:安定,安稳;魄:魂魄。指安定心神,稳定神智成语名字:安神定魄 成语发音:ān shén dìng pò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反义词: 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剂,连进了数次粥汤,被众人扶入寝室,一夜稳睡。” 成语用法:作定语;指稳定情绪 成语例句:贾母叫鸳鸯找些安神定魄的药,按方吃了。★清·曹雪芹《红楼真假《圣教序》
宋代有位学者名叫石才叔,写得一手好文章。他在平时博览群书,见多识广,且收藏着许多图书的古迹珍品。 其时,文彦博在长安做统兵官,他听说石才叔家收藏有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的亲笔字帖《圣教序》,于是亲自到石才叔家请求借回一阅。石才叔欣然允诺,将那份珍贵的字帖借给了文彦博。 文彦博将字帖拿回家中,反复欣赏揣摩,看了又看,爱不释手,便索性叫家里的弟子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成语名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成语发音:bā xiān guò hǎi,gè xiǎn shén tōng 成语繁体:八僊過海,各顯神通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81回:“正是八仙过海,独自显神通。” 成语用法:复句式;作分句、谓语;含褒义大地春回
成语解释:见“大地回春”。成语名字:大地春回 成语发音:dà dì chūn huí 成语繁体:大地萅迴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当代 近义词: 大地回春 成语出处: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六章:“楼三室的对联,引用了古人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头。’横额是:‘大地春回’。”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形势好转 成语例句:罗广斌《红岩》第16章:“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