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标签:B
2020-03-28 15:23:19成语 69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拔:拉出;诸:同“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成语名字: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成语发音:bá zhū shuǐ huǒ,dēng yú rèn xí
成语繁体:拔諸水火,登于袵蓆
感情色彩:褒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反义词: 祸国殃民
成语出处:明·宋濂《阅江楼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为别人解困
成语发音:bá zhū shuǐ huǒ,dēng yú rèn xí
成语繁体:拔諸水火,登于袵蓆
感情色彩:褒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反义词: 祸国殃民
成语出处:明·宋濂《阅江楼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为别人解困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杜甫《登岳阳楼》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二)》阅读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其二) 宋·陈与义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1.下列对杜甫的《登岳阳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八面威风
成语解释:八面:各方面。形容声势气派十足。成语名字:八面威风 成语发音:bā miàn wēi fēng 成语繁体:八靣威風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威风凛凛 英姿飒爽 反义词: 无精打采 萎靡不振 成语故事:八面威风和匹夫之勇成语出处:元 郑德辉《三战吕布》第三折:“托赖着真天子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论语》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子八纮同轨
成语解释:指天下一统。八纮,指八方极远之地。成语名字:八纮同轨 成语发音:bā hóng tóng guǐ 成语繁体:八纮同軌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天下一统 成语出处:《晋书 武帝纪》:“廓清梁、岷、包怀扬、越,八纮同轨,祥瑞屡臻。”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