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才疏德薄
标签:C
2020-03-31 16:54:27成语 114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成语名字:才疏德薄
成语发音:cái shū dé bó
成语繁体:才疎惪薄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才轻德薄
反义词: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小生才疏学薄,敢劳大人下降,真乃蓬荜生辉也。”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自谦
成语发音:cái shū dé bó
成语繁体:才疎惪薄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才轻德薄
反义词: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小生才疏学薄,敢劳大人下降,真乃蓬荜生辉也。”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自谦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大举进攻
成语解释:大举:重大的行动。大规模出兵,向敌方进攻成语名字:大举进攻 成语发音:dà jǔ jìn gōng 成语繁体:大舉進攻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当代 反义词: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3回:“因吴佩孚此时目光,已从军事移到政治方面,也不大举进攻。”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大规模行动 成语例句:敌人大举进攻,红军奋起反抗大发议论
成语解释:发:表达,传达。尽情地发表各种意见和评论。成语名字:大发议论 成语发音:dà fā yì lùn 成语繁体:大發議論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近代 近义词: 牢骚满腹 大放厥词 反义词: 缄口不言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6回:“文琴便扯天扯地的大谈起来,一会儿大发议论,一会儿又竭力恭维。”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评论吴裕与公孙穆
公孙穆生活在东汉时期,他非常热爱学习,总是想尽办法,抓住一切机会来学习,当时的许多人都因为他好学而对他交口称赞。 公孙穆读了不少书以后,还想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完善自己,但是靠自学又觉得力不从心。那时候设有太学,太学里的老师知识渊博、见识很广,公孙穆就想进太学去继续学习。可是上太学需要交一大笔学费,另外还有平时食宿的花销,数额高得惊人,而公孙穆家里很穷,根本出不起这笔钱。才疏志大
成语解释: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成语名字:才疏志大 成语发音:cái shū zhì dà 成语繁体:才疎志大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才高意广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抱负大才能不高 成语例句: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宋 陆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