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参前倚衡
标签:C
2020-04-05 18:18:40成语 87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意指言行要讲究忠信笃敬,站着就仿佛看见“忠信笃敬”四字展现于眼前成语名字:参前倚衡
成语发音:cān qián yǐ héng
成语繁体:參前倚衡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论语 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一切场合
成语例句:然以为有物,则何睹何闻;以为无物,则参前倚衡,瞻前忽后,非胸中不卦世间一物。★明·唐顺之《答王遵岩书》
成语发音:cān qián yǐ héng
成语繁体:參前倚衡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论语 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一切场合
成语例句:然以为有物,则何睹何闻;以为无物,则参前倚衡,瞻前忽后,非胸中不卦世间一物。★明·唐顺之《答王遵岩书》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论语》论语·季氏第十六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八索九丘
成语解释:古书名成语名字:八索九丘 成语发音:bā suǒ jiǔ qiū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汉·孔安国《尚书序》:“八卦之说,谓之八索;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古书 成语例句: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三坟五典,乃三皇五帝之书;八索九丘,是八泽九州之志。”大计小用
成语解释:用于大事的计策,结果只用在小事情上。表示计策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成语名字:大计小用 成语发音:dà jì xiǎo yòng 成语繁体:大計小用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大材小用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孔明连夜驱兵,真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兵,重赏姜维。维曰:‘某恨不得杀曹真也!’孔明亦曰:‘可惜大计小用矣。’” 成语用法:才短思涩
成语解释:才:才识。短:短浅。涩:迟钝。见识短浅,思路迟钝。指写作能力差。成语名字:才短思涩 成语发音:cái duǎn sī sè 成语繁体:才短思澀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宋·楼钥《攻媿集·雷雨应诏封事》:“适当书诏填委之时,才短思涩,目不暇给。”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