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达士通人
标签:D
2020-04-05 19:59:42成语 189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成语名字:达士通人
成语发音:dá shì tōng rén
成语繁体:達士通人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通人达士
成语出处:宋·陆游《雍煕请机老疏》:“伏望尊官长者,达士通人,共燃续慧命灯,不惜判虚空笔,起难遭想,结果胜缘。”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学识等
成语发音:dá shì tōng rén
成语繁体:達士通人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通人达士
成语出处:宋·陆游《雍煕请机老疏》:“伏望尊官长者,达士通人,共燃续慧命灯,不惜判虚空笔,起难遭想,结果胜缘。”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学识等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郑燮《咏芭蕉》杜甫《咏春笋》阅读
咏芭蕉 郑燮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咏春笋 杜甫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①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注】①上番:初番,头回。多指植物初生。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郑诗前两句,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芭蕉叶叶递生、生长不息的情状,为后文的抒情作好了铺垫。 B.郑诗第三句,触吴裕与公孙穆
公孙穆生活在东汉时期,他非常热爱学习,总是想尽办法,抓住一切机会来学习,当时的许多人都因为他好学而对他交口称赞。 公孙穆读了不少书以后,还想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完善自己,但是靠自学又觉得力不从心。那时候设有太学,太学里的老师知识渊博、见识很广,公孙穆就想进太学去继续学习。可是上太学需要交一大笔学费,另外还有平时食宿的花销,数额高得惊人,而公孙穆家里很穷,根本出不起这笔钱。《论语》论语·子张第十九
原文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 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才望兼隆
成语解释:才:才学;望:声望,名望;隆:高。才能和威望都很高成语名字:才望兼隆 成语发音:cái wàng jiān lóng 成语繁体:才朢兼隆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5回:“今卿亦须荐一才望兼隆者,代卿为妙。”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