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成语 >
大败而逃
标签:D
2020-04-08 10:49:30成语 104人已围观
丨纠错提交丨
成语解释:指吃了败仗慌张逃跑成语名字:大败而逃
成语发音:dà bài ér táo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近代
近义词: 落荒而逃
反义词: 凯旋而归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斗了多时,李孝逸被余承志一枪刺在腿上,大败而逃。”
成语用法:作谓语、状语;指败逃
成语例句: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11回:“契丹兵大败而逃,由晋军从后追击,俘斩万计。”
成语发音:dà bài ér táo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近代
近义词: 落荒而逃
反义词: 凯旋而归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斗了多时,李孝逸被余承志一枪刺在腿上,大败而逃。”
成语用法:作谓语、状语;指败逃
成语例句: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11回:“契丹兵大败而逃,由晋军从后追击,俘斩万计。”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才薄智浅
成语解释:薄:浅薄。形容人的才智浅薄成语名字:才薄智浅 成语发音:cāi bó zhì qiǎn 成语繁体:才薄智淺 常用程度:常用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才疏学浅 反义词: 博学多才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某才薄智浅,不称其职。”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自谦 成语例句:他才薄智浅,根本不能胜任简谱基础知识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1、2、3、4、5、6、7来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尔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那时西方人极注重发明创造和版权等个人成绩,才被即载入史册。 简谱基础知识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1、2、3、4、5、6、7采及葑菲
成语解释:别人征求自己意见时表示谦虚的说法。成语名字:采及葑菲 成语发音:cǎi jí fēng fēi 成语繁体:採及葑菲 常用程度:一般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 采葑采菲 成语出处:《诗经·国风·邶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成语用法:作谓语;用于自谦 成语例句:弟见世兄浪滚风飘,又怕徒惹絮聒,今既采及葑菲,敢不敬献刍荛。(清 李绿园《歧路大含细入
成语解释:原指文章的内容,既包涵天地的元气,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形容文章博大精深。成语名字:大含细入 成语发音:dà hán xì rù 成语繁体:大含細入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汉·扬雄《解嘲》:“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间。”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文章等